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我国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节水也具有很大潜力。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率平均仅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约为发达国家的5~10倍。城镇供水管网漏水率为20%左右,是发达国家的3倍。 第三,近年来,人们格外关心煤..
我国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节水也具有很大潜力。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率平均仅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约为发达国家的5~10倍。城镇供水管网漏水率为20%左右,是发达国家的3倍。 第三,近年来,人们格外关心煤化工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虽然我国目前二氧化碳没有直接作为污染物被控制,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己经生效,我国亦已做出必要的承诺。气候变化的严峻现实要求人类采取措施。1991~2005年我国已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8亿吨,“十一五”期间我国还将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3亿吨,这是中国为人类做出的努力。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体,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2008年全国23.2%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浓度依然维持较高水平,城市大气污染依然严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己居世界首位。空气质量持续恶化己对环境形成难以承受的压力。 在各种化石燃料中,煤炭燃烧造成的温室气体增长率最高,比石油高29%、比天然气高69%。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中85%的二氧化硫、85%的二氧化碳、60%氮氧化物、70%的烟尘均来自于煤炭。在煤制油的转化过程中,大约70%的碳,生成二氧化碳后直排大气,每生产1吨油要排放二氧化碳约8.8吨,每生产1吨甲醇排出二氧化碳约2.3吨,每生产1吨氨排出二氧化碳约3.4吨。大量排出温室气体,是发展煤化工必须付出的环境代价。 人类为应对气候变化必须走向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必须为此做出坚定、持久的努力。有关部门正在起草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低碳经济发展将从呼声落实到产业政策。 第四,发展循环经济广受关注。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3%,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和20%。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资源利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已从理念变为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化工系统正在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贯彻,出现了许多新进展。应该说,煤化工在变废为宝、综合利用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行业 工业污染防治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过去相比,中国工业污染防治战略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正逐步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从浓度控制向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转变;从点源治理向流域和区域综合治理转变;从简单的企业治理向调整产业结构、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作为污染大户的我国化工产业,应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按照国家要求切实加强污染治理工作,把煤化工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 1.认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资源利用率低、高消耗换来的高增长,必然是高排放和高污染。我国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GDP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出 10多倍。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值的5.5%左右,但能量消耗达到24.6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200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5%,却消耗了世界54%的水泥、30%的钢铁和15%的能源。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我国己成为世界上煤炭消耗、钢消耗、水泥消耗、水消耗、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有机污水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由目前以粗放型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方式,己成为中国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政策目标。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科学发展。 煤化工是我国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化工科学发展的途径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石,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考虑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焦炉气等化石资源以及可再生资源的科学合理、高效利用方向,使我国形成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相结合、具有各自优势的产品领域,相辅相成,在整体上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加速推进化学工业现代化。 煤化工是资源消耗型行业,传统的煤化工是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行业。发展现代煤化工要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为突破口转变发展方式,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煤化工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采取以环境和资源可承受能力为基础的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现代煤化工惟一可接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煤化工发展的制约因素。可以说,煤化工环保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问题。 2.抓住机遇,加快煤化工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要把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环境保护、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要举措。 据资料,我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而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费,又占整个工业终端能源消费的70%以上。2007年我国每万美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10.59吨标准煤和25吨二氧化碳,要高出发达国家3倍甚至 10多倍。我国的单位产值能耗是美国、德国、日本的5.2倍、7.9倍和8.5倍,是巴西和印度的2.6倍和1.6倍,这反映出我国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能源利用率很低。经多年努力,我国己成为世界化学工业大国,目前己有近20种大宗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化学工业能源消耗量同样保持高速增长。2000~2006年期间,化工总能耗年平均增长率达10%,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更是呈加速增长的趋势。2006年我国化学工业能源消耗总量(不含石化部分)约为24779.04万吨标准煤,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14%,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0%。我国化学工业有必要采取更为得力的措施,来调整高耗能的产业结构,重点控制好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即“两高一资”化工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 煤化工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能耗、环保指标等市场准入门槛的规定;要依法淘汰高污染、高消耗的落后产能;对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设置“防火墙”。 在结构调整中,要通过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攻坚战,从总量上遏制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逐步改善环境质量。积极开发煤化工污染防治的共性关键技术,加强环保的技术改造和管理,推动煤化工清洁生产和污染零排放的进程。要大力提高治理污染的投资。国际经验表明,当治理污染投资占GDP达到1%~1.5%时,可以控制污染恶化的趋势,当该比例达到2%~3%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7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3387.6亿元,仅占GDP的1.36%。 在结构调整中,还要控制“两高一资”及中低档产品的出口。我国每年出口的高耗能产品,相当于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5。2004年中国出口产品中,内涵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量的28%,当年中国净出口产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11亿吨,约占中国总排放量的23%。我国过分依赖中低档产品的出口,实质是造成国际能源需求和污染排放向中国转移。对外贸易中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亦是加剧资源环境压力的因素之一。 3.加强环境保护,贵在落实,重在实施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是着眼于我国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全面改善,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物,保障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确保人体健康。 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十分关心、涉及当代和子孙后代福祉的大事,同时也是化学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化学工业又是我国的污染大户,化学工业的从业人员对国家、人民负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长期以来,环保工作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不正常状况。“重发展、轻环保”的现象以各种形式普遍存在,环保工作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这种情况与环境保护国策实不相容,己到了必须切实加以改变的时候了。更有甚者,某些企业光污染、不治理,急功近利,对污染熟视无睹。我们不能容忍那些践踏社会公众利益,以牺牲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得利不出力”之举。我们不能做“功在当代,祸在后代”、“当代透支,后代还债”之事。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真正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子孙后代造福。我们的发展,不能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问未来。 化学工业应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增强环境忧患意识和做好环保工作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其中,煤化工的发展应力求把污染、能耗降到最低限度,控制在生态、环境、资源容量可承载能力的范围内。煤化工的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我们应该认真吸取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主动调整和控制自身的行为,把煤化工建设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可信赖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为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必要的。按照国家规定,“在水资源充足、煤炭资源富集地区适度发展煤化工,限制在煤炭调入区和水资源匮乏地区发展煤化工,禁止在环境容量不足地区发展煤化工。”但为了改善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煤化工产业必须尽力推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全过程的资源利用率。21世纪的中国煤化工,必须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从战略上谋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发展煤化工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贯彻科学发展观贵在实践,重在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