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综合型能源公司格局成型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1435次 时间: 2008-03-18 11:58:25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2007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上游业务营业收入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79%,降至2007年的52%左右,其他板块收入约占48%,综合型能源公司的格局业已形成。”中国海油新闻中心主任刘俊山在日前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如是表示。 中国海油发布的信息显..
“2007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上游业务营业收入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79%,降至2007年的52%左右,其他板块收入约占48%,综合型能源公司的格局业已形成。”中国海油新闻中心主任刘俊山在日前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如是表示。 中国海油发布的信息显示:2007年全年油气产量达4046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0.2%,圆满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公司实现合并销售收入约1600亿元,合并利润总额约565亿元,实现合并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净资产约1700亿元。截至2007年年底,中国海油控股的四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增长一倍。 随着各项业务的顺利进行,中国海油致力打造的四大业务板块也逐渐成型:一是能源(石油、天然气业务),二是化工(化肥),三是专业技术服务,四是金融业务。 上下游同时发力 “2007年,上游产业的开发生产工作在面对储多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全年油气净产量超过了年初定下的目标;在开发方面,全年完成的ODP(油田总体开发方案)数量为总公司历年最多。”刘俊山说。 2007年,中国海油在上游产业中创下多项顶尖纪录:在抢修被台风“珍珠”破坏的流花11-1油田中,中国海油充分发挥协调发展战略的强大能动性,最大限度整合调用好一切外部资源,实现了流花油田提前一年复产;与此同时,通过强化油田精细化管理和一系列自主创新的油田增产措施,中国海油成功实现了成熟油田的增产,这其中包括绥中36-1油田注水稳产。 刘俊山表示,作为油公司的产业核心领域——勘探,2008年全年思路已经明确:上半年以成熟区和滚动区勘探为重点,以完成储量任务、发现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加强领域勘探和研究;加强天然气勘探研究,力争获得突破,加快深水勘探领域和目标的准备,为尽快实现自营钻探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成功打出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口真正意义上的深水井——荔湾3-1井之后,中国海油向深水迈进再次提速,下属两家专业公司——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为深水战略做好了充分准备。中海油服将掌握1500~3000米深水物探、钻井、勘察能力及相配套的技术(包括钻井液、固井液、专用的工具和随钻监测能力),形成中海油服特有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海油工程将具备3000米以内海洋工程设施的设计、建造、安装全套能力。 “2008年,中国海油在深水勘探的潜力还很大,与荔湾3-1井相类似的构造还很多,如果钻机上得去,可能会有很好的发现。”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肖宗伟说。 上游产业的高质高效发展与深水战略的实施同样为中下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由中国海油倡导的清洁能源战略在2007年得到实质性深化,全年进口了7船LNG(约5.8亿立方米天然气),开辟了中国LNG现货贸易的新局面;实现天然气发电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中国海油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LNG买家和资源供应商;按照“清洁化、信息化、差异化、高价值”打造的惠州1200万吨大炼油项目,将于2008年下半年完成机械施工,年底前投产运行;化肥产业瞄准占据国内化肥行业领军地位的目标,中国海油全年生产化肥320万吨;甲醇71万吨,同比增长164%,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时机,做大做强中国的化肥产业;深入推进国内最大的合资项目之一——南海大石化项目,2007年稳步进军国内化工产品高端市场,生产乙烯83万吨,高附加值化工产品262万吨,分别增长29%和26%;油气利用公司生产沥青147万吨,燃料油656万吨。 刘俊山说:“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使中国海油产业布局更加科学,不仅延长了产业链,而且增加了与国际石油巨头抗衡的竞争力,油公司的销售收入、利润在集团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中国海油正从单一的纯上游公司转型为综合型能源公司,而到2010年实现产量上亿吨的目标为协调发展提供了机遇。” 金融业务获突破性发展 刘俊山介绍说,2007年中国海油的金融产业按照“产融结合,以产带融,以融促产”的原则,充分利用金融手段,发挥金融资本在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中的重要支持和服务作用,成为企业高效发展的催化剂。 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海油金融产业利润达33.98亿元,以占总公司人员不到0.5%、资产不到1.5%,实现了占集团利润由2006年的..3%上升到了2007年6.37%的贡献率,其中财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49亿元,利润总额23.4亿元,实现了再造两个财务公司的目标。 2007年上半年,中国海油适时启动了金融体制改革,其中重要步骤之一是成立了总公司金融业务决策委员会(以下简称金委会)。金委会集中负责集团资金和金融业务的管理政策,并对一般金融业务的投资进行决策,审议重大战略性的金融业务投资机会与方案,并向总公司管委会提出决策建议,其根本目的是要改变目前金融业务分散管理、非专业管理的现状,突出其专业、集中管理的特点,实现公司金融决策的科学和高效。 其次,资金管理部变为资金与金融业务管理部,作为总公司资金与金融业务管理的职能部门和总公司金融业务决策委员会的办事机构。集中负责公司的债务融资、金融投资管理、风险控制以及衍生工具的使用。 最后,调整公司相关机构的职能,将总公司的资金支付职能委托财务公司操作,全集团财务型投资的职责统一由财务公司和中海信托进行。 “2008年,在既有工作的基础上,金融板块继续按照‘产融结合,以产带融,以融促产’的原则,在金融工作整体筹划、金融与产业的匹配、金融手段的运用、财务风险的防控等几个重要方面下功夫,既要全面展开制度、机制等方面的不断优化与升级,又要结合公司主业特点,适时调整具体措施和制度。”刘俊山说。 他表示,公司在了解主业金融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金融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融资政策,不断强化应对汇率、利率变化的各种措施,以达到借助中国海油自有金融板块业务完备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软竞争力格局。 服务能力与技术人才面临“挑战” 随着各个业务板块的加速发展,在企业发展上,中国海油也面临着挑战。 肖宗伟认为,中国海油现在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人才问题,“中海油技术人员一直不够,现在是一个萝卜好几个坑,忙不过来。”。二是服务能力问题,“服务能力是全球性的问题,现在各国、各企业都想做石油产业,但是服务能力建设需要时间,如深水钻机的建设没有3~4年出不来”。 肖宗伟说,现在中国海油有很多井位,却没有钻机。总公司开工作会时,各个分公司的总经理都在要钻机,现在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技术人才与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随着金融业务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不断加大,中国海油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在增长。 “2008年,中国海油将加大力度进行金融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工作,建立健全金融人才各项激励措施,在《中海油员工队伍建设纲要》的指导下,按照实现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战略目标的规划,打造出一支既精通业务,又谙熟管理,既能将金融产业特点与中国海油差异化发展优势紧密结合,同时又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质量金融人才团队。”刘俊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