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也带动了页岩气装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油气装备制造企业超过4000家,钻机设计水平和制造能力跻身世界前列,以12000米陆地特深井钻机及顶部驱动装置为代表的产品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标准化和系列化的钻机可基本满足高压喷射、定向、丛式和水平等先进钻井工艺的需要。国内87%的大中型钻机、90%的修井机实现自主制造,部分钻井设备批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并应用于美国页岩气开发。
对此,中国石油石化设备工业协会首席顾问赵志明表示,面对页岩气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装备企业在产品技术上要想有所突破,达到与国外老牌企业竞争的能力,就要先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将自己的产品在技术、性能、经济性,还有可靠性和寿命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加强投入,并且不断开展技术攻关。
良好的市场前景
不久前,成都市新都区政府与深圳赤湾石油基地股份公司签约,计划投资36亿元在新都工业东区投资建设成都国际油气基地项目,其中,页岩气装备制造业是核心。 新都工业东区现已汇集哈里伯顿、斯伦贝谢、昆仑石油、威德福、贝克休斯、吉艾科技等30多家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及服务企业,而这些企业都将目光聚焦于新兴的页岩气开发市场,发展目标锁定在建立西南最大的油气装备基地。
根据国家页岩气产业规划,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初步形成符合地质特点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形成一系列页岩气技术标准和规范。
据记者了解,我国页岩气钻井技术先后经历了直井、单支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丛式井和丛式水平井的发展历程。目前,除页岩气探井采用直井,页岩气生产井一般采用水平井,以使更多的生产区域和井筒接触并和裂缝相交,改善储层流动状况,获得较大的排泄区域,提高产量。水平井技术在石油工程领域已发展了近80年,2002年后开始大量用于页岩气开发,近年来智能化测量、井下动力钻具、旋转导向控制、地质导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水平井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天然气的开发必将带动上下游多个产业的发展,包括液化天然气船、低温存储、燃气汽车、汽车加气站、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等。以汽车加气站为例,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年全国车用天然气加注站会达到1.2万座左右。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据悉,地质理论创新、勘探开发技术突破和装备发展,是实现页岩气大规模、低成本开发的根本保障。我国页岩气的开发,关键装备有待研制,加之我国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地表环境也不同于美国,因此,要推动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以页岩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突破为先导,形成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开发装备体系。
据斯伦贝谢微地震监测服务首席科学家王灿云先生介绍,“页岩气开发拼的不仅是资源储备,还是开采技术的较量,因此专家称之为‘页岩气技术革命’。这个描述很对,因为页岩气的开发时间很长了,但是因为有了压裂技术所以实现了开采,所以在中国页岩气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核心的技术上,压裂技术本身是最重要的技术。”
“这些年,管道局以服务保障西气东输二线、三线、中缅油气管道等重点工程为依托,以拓展新兴业务市场、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为要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管道科技的持续创新推动了油气管道从小口径向大口径、从中低压到高压、从小输量到大输量的跨越式进步,这些科技成果有力保障了国家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引领了行业技术进步。”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数据中心李彦民博士在谈到页岩气技术发展时表示,“在设计上,以安全环保、风险控制为理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管道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形成了三维数字化、多专业协同设计方法,将应变分析、可靠性计算、并行管道设计等大量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管道工程中。在施工上,以优质和高效为目标,研发了适应各种地形地貌的全自动焊、山地半自动焊等成套设备,形成了不同区域机械化流水的高效施工工艺;建立了以水平定向钻、盾构、顶管为核心的非开挖穿越技术体系,保障了高难度水文地质条件下管道穿越工程的顺利实施,大幅提升了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
此外,中石化自主研发的国产桥塞及配套技术也达到了国际较先进水平。据介绍,该技术是首次大规模应用于页岩气商业开采,它的成功应用完成了页岩气工程技术装备自主化、国产化的“最后一块拼图”,标志着中国页岩气开发核心技术装备制造完全摆脱对外国公司的依赖,全面实现国产化。
随着国内企业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有专家表示,国内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直接决定了能源装备产业的发展,这其中与国家的政策扶持息息相关。对此,赵志明认为,“设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动页岩气工程技术与配套的设备发展。重大技术装备要国家列入专项来推动发展,相关课题组也建议搭建国家级的平台,切实落实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跟核心区的分布。”他建议国家应建立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和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集中优势力量,加强协同攻关,对有利于页岩评价技术、钻水平井及分段压裂改造技术都继续进行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