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天然气消费量为127亿立方米,下降5.9%;天然气产量同比下降2%;天然气进口量同比下降20.3%。这也是今年以来天然气消费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
天然气消费量、产量以及进口量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这种情形近两年来非常罕见。“近年来中国的天然气供应呈现出紧张态势,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但这样的格局或将发生转变了。”自贡市清洁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李永昌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国内经济低迷影响,工商业用气增长放缓,天然气发电、天然气汽车等推广利用正出现停滞。
据记者统计,目前国内LNG(液化天然气)价格倒挂现象严重,工厂开工率不足四成。
“气荒”渐行渐远
“工商业用气低迷,特别是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价格回落之后,天然气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发电、化工等行业的工业用气低迷,中东部的天然气汽车推广也远不及预期。”在天然气及天然气用车领域从事研究数十年的李永昌看来,这样的数据也表明目前天然气消费在中国宏观经济大环境下,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情况这么差,的确也超过了业内的预期。”他说。
目前,国内天然气应用主要是工业、城市燃气、发电、化工、交通运输领域。工业用气占到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0%以上。
在治理污染的大背景下,很多地方政府都企图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提高天然气消费比例。以京津冀为例,持续出台政策推动“煤改气”。能源咨询公司安迅思跟踪统计,2015年天津、河北两地新出台相关政策,重点强调整改燃煤锅炉和电厂煤改气,量化整改进程,削减燃煤量,大力推广发展清洁能源。
但是同等热值天然气价格高于煤炭,影响了大多数工商业用户进行“煤改气”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已经相当于等热值煤炭价格的3~4倍,气电成本是煤电的近两倍。”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钱兴坤撰文表示,天然气的经济性优势被大幅削弱甚至丧失。企业用气意愿大幅下降,甚至出现逆向使用煤炭替代天然气的现象。这是近期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大幅放缓的重要原因。
但从趋势上看,天然气消费增速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放缓的迹象。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3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92亿立方米,增长12.9%,但201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786亿立方米,仅增长5.6%,结束了此前连续十年超过两位数的增幅。
今年前4个月,天然气消费量为629亿立方米,增长2.4%,远低于去年同期7%的增幅。而4月份则是2009年以来首次月度天然气消费量出现下降。
受天然气消费低迷影响,天然气进口量和产量也出现下滑。4月份的进口量为天然气进口量38亿立方米,同比大幅下降了20.3%。今年前4个月,国内天然气产量为4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但4月份天然气产量98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天然气产量出现下降的情况,这在过去的十年间也非常罕见。
“2015年天然气的消费量将继续放缓,预计将很难突破2000亿立方米。”李永昌说。而此前国家公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目标要达到2300亿立方米,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要达到3600亿立方米。
钱兴坤也撰文指出,与需求疲弱相对应的,则是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能力却在迅速攀升,主要原因在于进口管道气和进口LNG的增加。
基于此,李永昌亦判断,随着国内天然气产量的提升,以及大量“照付不议”的长期天然气进口合同履行,国内天然气缺口将进一步收窄至500~550亿立方米,这也同时导致中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也将进入下降通道。
2014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32.2%。根据李永昌的测算,2015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下降至25%~30%,2017年下降至20%~26%,2020年将下降至18%~20%。
价改仍待推进
“中国天然气或将改变以往长期供应偏紧的状态,逐步过渡到供大于求的局面。”隆众石化天然气行业分析师赵桂珍判断。
供需格局的调整,对天然气产业链上的企业都意味着新“常态”呼之欲出。
中金公司指出,天然气上游供应商如中石油等企业,可能面临门站降价减利和销售量缩减的双重压力。同样,城市燃气公司的利差也有收窄风险。
长期以来中国天然气处于供不应求格局,助长了近年来产业链上的各种投资亦处于“井喷”之势,比如加气站、管道建设、液化气炼厂、进口接收站、储运设施、车用船用天然气研发生产等。
以LNG为例,安迅思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国产LNG项目已投产能达6374万方/天,较2013年底大幅增加2529万方/天。
而目前,这些企业也开始承担快速扩张的后果。
“现在企业已经停产了,亏得太严重,维持不下去了!具体什么时候开工也没有时间表!”陕西榆林地区一家生产LNG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行业内已经有超过6成的企业停产。
据介绍,目前LNG主要生产地陕西、内蒙古的LNG已经跌破了3400元/吨,这一价格不仅低于3700元/吨的LNG平均成本线,也低于3450元/吨的管道气出厂价格。
赵桂珍看来,现在LNG价格低于管道气,这种情况已经明显反常。受LNG行业产能过剩、下游需求疲软、低价进口气压制等问题影响,国内LNG产业正进入新一轮洗牌关键时期。
“现在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我们预计国家会出台相关的政策,对下游利用进行引导。”安迅思资深天然气分析师陈芸颖告诉记者,在治理雾霾压力仍然有增无减的情况,这种相关的支持政策或包括加大天然气汽车、船用的推广力度,放开一些地方此前限制的汽车“油改气”措施。此外更重要的,是加快天然气价格改革。
目前多家机构亦预测,国家有望在3季度进一步下调非民用天然气价格,幅度可能在每立方米0.3元~0.4元。
本报此前亦报道,在今年4月非民用天然气价格并轨后,测算的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进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的价格水平对比,相当于2014年下半年布伦特原油90美元的价格水平。目前油价在60美元的水平,仍有下调的空间。
5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央定价目录》意见征求稿显示,天然气价格位于中央定价目录的第一条,按照规定,天然气价格将暂时不放开(直供工业用户除外)。这意味着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并不会如此前预想得快。
“民用天然气价格仍将实行政府定价,并逐渐在未实现阶梯气价的城市实行阶梯价格,这是民用天然气的价改思路。”赵桂珍表示,与民用天然气不同,工业用天然气价格未来仍有较大的改革空间,除了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外,还可考虑像成品油一样引入价改周期,使门站价格调整更加透明和可预测。
另外,在市场化定价中可以引入第三方估价,以相对中立、客观的市场实际成交价格为基础,测算下游用户企业实际盈利状况,得出企业用气成本,最终确立气源价格区间。
“如果‘十三五’期间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20年全国天然气需求连3000亿立方米都很难实现。”李永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