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现在的委内瑞拉像是一个“人间炼狱”,上周的哄抢风波已经导致至少两人丧生,无数人受伤。饥饿的人们只能猎杀猫狗,在垃圾堆中搜寻食物。
5月13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将经济紧急状态再延长60天,这是他一月宣布经济进入紧急状态,三月首度延长此状态后,第二度延长。
一个石油探明储量超过沙特,位居全球第一的国家,为何却没有像沙特一样真的“富得流油”,反而陷入如此窘境?
沙特阿拉伯王国大厦,石油使沙特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70年代前,委内瑞拉石油被西方公司把持
普遍认为,国际油价跳水是委内瑞拉经济危机的最主要原因。作为世界第五大和拉美最大的产油国,委内瑞拉的经济和财政收入基本都依赖石油出口。随着油价的下跌,从2013年开始,委内瑞拉的经济开始持续衰退。
委内瑞拉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土地上储藏着石油,在欧洲人到来前,他们用原油修补独木舟,做防水处理。1879年,塔奇拉石油公司投产,但由于缺乏开采石油矿藏的资金和技术,该公司只能靠人力挖坑,用提桶舀出石油,每天仅产出40加仑。一战前,他们的主要经济支柱还是咖啡种植业。
1914年,委内瑞拉打成第一口商业油井,1917年开始出口。到20年代,委内瑞拉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二战时,委内瑞拉从石油中获得巨大利益,据该国历史学家吉列尔莫·莫龙所言,英国在战争期间消耗的石油几乎全部来自委内瑞拉。
但委内瑞拉石油工业的命脉一直掌握在美国、英国、荷兰等西方石油公司手中,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委内瑞拉政府开始实施石油国有化的政策。从那时起,原油就和这个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改变了它的民主化进程。
早在1960年,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和输出国之一,委内瑞拉就成为OPEC的创始国。六七十年代,委内瑞拉人享受着整个拉丁美洲最好的生活水准。图为1976年,在加拉加斯购物区街边咖啡店聊天的人们。
石油国有化,民众生活却没有改善
开始于30年代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几次军事化独裁阶段,委内瑞拉于1958年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国家权力从一名民选总统顺利交接给另一名民选总统,大部分委内瑞拉人也接受了民主。但到了1973年,阿以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原油价格一飞冲天,给委内瑞拉带来巨额的石油财政收入。这一变化,也永久性地改变了委内瑞拉的政治和社会格局。
70年代初委内瑞拉推行了一套倾向国有化的政策,要求所有外资石油公司在租让期满后将位于委内瑞拉的资产转交国有,并开始单方面固定油价。1975年,成立了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伊朗人质危机和1980年的两伊战争使委内瑞拉原油国际市场价格创历史新高,达到每桶32美元。到了1980年,石油工业已经占该国财政收入的70%和国民生产总值的26%。
财政收入的猛增令委内瑞拉政府的腐败在1974年以后的10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最广为人知的是,委内瑞拉政府曾花2000万美元采购一艘挪威的货轮,随后获悉,该船的实际价格仅为1190万美元,给承包方过高出价、发包官员获取回扣是当时最广泛的贿赂方式。还有些政治小集团利用显赫地位谋取私利。
委内瑞拉的腐败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和法律的无力。有人认为,委内瑞拉的政治制度从历史上就是依赖于庇护制(保护人与被保护人相互依赖)而形成的,因此要根除腐败是很难的。
尽管财政收入暴增,委内瑞拉政府却不断积累着高额外债,国内的货币不断贬值。石油的巨大利益垄断在一小圈政治盟友手中,并没有为大多数委内瑞拉人的生活带来真正的改善,石油繁荣多次在国内造成农业萧条,屡屡加大贸易逆差和通货膨胀。
整个80年代,委内瑞拉政府坐视国内经济不断溃烂恶化,极度贫困和失业现象大大增加。从80年代末开始,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委内瑞拉社会危机达到顶峰,人民对政府的信任降到最低,出现了频繁的罢工、示威游行,甚至起义活动。
查韦斯。查韦斯和马杜罗认为,这个国家的所有问题都是市场造成的,如果政府能够控制市场,乃至将其完全消灭,一切就都好了。他们实行的经济威权主义,导致政治威权主义、贪腐、践踏法律等系列问题。
查韦斯激进的经济威权主义破坏了经济
得益于委内瑞拉穷人的支持,查尔斯1999年上台,执政期间,建立起一种新的民粹主义,打破了委内瑞拉1958年创立的旧民主传统。为了取悦支持他的底层群众,查韦斯执政后首先在石油政策上动刀子,把收入拿来大搞社会福利和主观设定的“均衡发展”。
2001年,查韦斯利用“委任立法权”,一下子通过了49项为难私营者的法律,包括将私人企业淘汰出石油产业之外;允许没收闲置的私人土地,将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暂停对私人企业主的宪法保护……这种做法遭到石油公司和军队的反对,社会对立反而日趋严重,最终引发2002 年4 月的兵变和12 月的全国大罢工,使委内瑞拉石油产量下降,错过了利用新一轮的油价上涨复兴经济的机会。
2005年查韦斯加快实施其“新国有化”计划。对外资的苛刻约束、对石油公司的高额索取以及多变的政策,使外国投资者的积极性大为受挫,资本大量外逃。新的动荡带来石油产量的再度下降,委内瑞拉又错失了2005-2008年上半年全球特高油价时的赚钱良机。
在2004年—2010年,超过300万公顷土地被征用。政府的控制导致了委内瑞拉农业的崩盘,加剧了粮食依赖进口的状况。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查尔斯政府实施固定汇率制,1美元=2.5玻利瓦尔,虽然2010年调整过一次,但玻币的价值根本没这么高,本地产品在国内外都没有了竞争力,更加依赖进口。在政府的财政补贴下,委内瑞拉境内的汽油还不如一瓶矿泉水值钱,财政损失严重。
2013年,查韦斯病逝,副总统马杜罗继任。他选择坚持查韦斯的道路。根据委内瑞拉民调数据,80%的民众对经济极其不满,70%的民众对马杜罗执政极其不满。而马杜罗却把一切的问题归罪于外国敌对势力,主要是美国。“政府的反美言论不过是烟雾弹,美国军队不可能入侵委内瑞拉。他们只是试图转移民众对严重经济危机的注意力。”
不切实际的高福利和财政补贴,让政府越来越依赖石油资源的开发,经济反而越来越单一。碰上全球经济低迷,石油价格下跌,石油产业陷入困境,整个国家就陷入了危机。
即使油价不下跌,委内瑞拉这样的经济模式也迟早会出问题,经济体系中的非石油部门已经被彻底摧毁了,过高的福利削弱了经济的竞争力。经济学家估算,1998年,原油在委内瑞拉的全部出口当中占据77%的比例,而到2013年,伴随其他部门的萎缩,已经达到了96%之多。国家的干预,破坏了市场规律,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生活,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贫困人口较多的问题无法解决,社会必然会滑向动荡。
这条2009年由中国承建的南美洲第一条高铁,成为委内瑞拉经济崩溃的象征之一。如今近7年过去,项目只建好了部分路基,2015年初,工地最后一批中方管理者也撤离,烂尾的原因不外乎缺钱、缺电。图为空荡的蒂纳科-阿纳科高铁工地。
资源陷阱是全球通病,但其他国家走出来了
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阻碍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这种现象被称为“荷兰病”,或者“科威特效应”。
20世纪50年代,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荷兰政府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业,出口剧增,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经济显现繁荣景象。可是,蓬勃发展的天然气业却严重打击了荷兰的农业和其他工业部门,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荷兰遭受到通货膨胀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增加的困扰。
针对“荷兰病”现象,荷兰进行了一次较大调整,包括实行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减少福利开支,迫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去工作;控制工资的增长,刺激投资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荷兰经济停滞和失业严重的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对委内瑞拉而言,冻产和减产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主动去寻找新的增长产业,降低对原油的依赖,经济才能慢慢恢复。
即使是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出口的国家,也应该在大宗商品价格高涨时将一部分收入放进固定的基金中。同样依赖石油的沙特外汇储备自2005年起就一直保持在20个月的进口额以上。这样,即使是油价暴跌,沙特仍有充足的储备保证经济正常运作。
事实上,早在七十年代,委内瑞拉总统佩雷斯也曾建立委内瑞拉投资基金,意图将新增收入的35%-50%以贷款的方式“出口”到其他拉美国家,还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提供贷款。但腐败和贸易逆差似乎一直无法支持这一计划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