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近日,湖北青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青山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内容提到,在居民及商业聚集区见缝插绿,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打好雨污分流综合治理21个月攻坚战,对复兴大街青山段开展环境..
近日,湖北青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青山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内容提到,在居民及商业聚集区见缝插绿,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打好雨污分流综合治理21个月攻坚战,对复兴大街青山段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持续开展以城市道路建设、管网更新、背街小巷整治为主的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落实“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任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大帮扶和技术指导力量,引导和督促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绿色产业经济,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加大园区内阿特斯、弘元、晶澳等企业工业废水深度治理,确保废水持续稳定达标排放,为持续巩固全市入黄断面实现消劣成果奠定基础。争取“三北”工程六期项目,推进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完成大青山南坡绿化森林抚育4.7万亩。对G6高速、环城铁路沿线等处约6000亩苗木开展高标准后期养护工作。持续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管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全文如下: 关于青山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青山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本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办好“两件大事”,忠诚践行“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书写建设现代化青山新篇章,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双招双引、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民生保障等各项重点工作,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就业物价保持平稳,社会民生得到有效保障,经济发展保持了多重压力下的恢复态势,实现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总体平衡。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16.7亿元,增长8.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0.8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07亿元,增长22.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2023年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转型升级调结构,特色产业优势不断扩大 一是工业经济释放新动能。坚持“两新”导向,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34个。围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积极服务全市建设“两都”战略目标,加快打造我区“1511”旗帜型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风光氢储核”产业。南高齿大兆瓦风电齿轮箱制造项目全面竣工,成为自治区最大风电齿轮箱变速箱生产基地。集聚了23家光伏制造及配套企业,率先实现全产业链,建成和在建的111GW单晶、65GW切片、16GW电池片、5GW组件分别占全市的45%、100%、100%、30%,助力青山区成为全市“绿色硅都”建设的领跑者。青山区整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建成39兆瓦,正在推进51兆瓦。新开工了自治区首个以氢能装备制造为主的专业化园区,已与10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超薄铜箔项目和杉杉科技年产4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新能源材料加工项目投产达效。中核北方核产业科技创新园政府配套工程、南科技园主体和北基地产业项目均在积极推进,截至目前核产业园北基地在建、已运行项目10个。 二是服务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全季酒店、首航盛联绿色智慧物流、飞达中央厨房食品产业园等51个服务业项目相继落地。引入华住连锁酒店入驻,盘活闲置楼宇资源14600平方米。紧抓消费旺季、重要节庆,投入专项资金800余万元,组织开展汽车、家电、百货、超市等10场促消费活动,带动消费约6.5亿元。鼓励重点商贸企业开展促销活动380余场,撬动销售收入超过24亿元。举办青山区“双品网购节”活动,直播销售近20万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城市展厅、京荣胜新能源汽车卖场开业运营,为新能源家用车市场带来新活力。正翔湾、娜琳夜市辐射作用逐步增强,人流量超过百万。包头印象城开业运营,构建了“生态公园+体育+综合体”的新商业模式,成为东部区商业发展的新引擎。 三是农业发展呈现新活力。围绕“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成高标准农田5500亩,种植粮食1万余亩、其他作物1000亩,配套6000余亩耕地可降解地膜,产量5400吨。为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5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8.2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4.5万元。引进新发地掌鲜电商仓储交易批发中心等项目,有力推动我区农业深加工产业发展。蒙一腿食品有限公司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进一步丰富了我区优质特色农产品种类。为色气湾村产业一条街整治项目、东达山研学基地项目、王老大村温室大棚改造等8个项目,争取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任务衔接资金513.5万元。21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达124万元。东达沟村获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兴胜镇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镇、自治区农文旅融合示范镇,沙尔庆村被认定为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样板村。 (二)做大做强投资规模,经济发展质效逐步提升 一是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支撑作用,全力抓好项目的招引、建设、服务工作,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92个,已竣工投产58个,超年初目标任务18个,完成投资333.6亿元,完成投资率115.1%,位居全市前列。其中,34个新建产业项目总投资375.3亿元,完成投资196.9亿元,完成投资率106.9%。晶澳科技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仅用98天,跑出了“青山速度”。资金争取成效明显。累计争取上级资金14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47亿元,位居全市第一。为17户企业的19个项目争取自治区重点产业(园区)发展专项等资金支持7516.33万元。为8批次63项科技项目推荐申报自治区科技重大创新示范工程,获批科技类资金3599.4万元。 二是双招双引全面推进。13个招商组先后赴长三角、珠三角、华东、华南等地区走访意向企业,先后对接企业1117家,累计签约项目175个,协议金额1111.9亿元,落地项目155个,落地率达88.6%。聚焦人才招引培育,积极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与5所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自治区首个单晶硅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在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新创建和培育创业园、孵化基地2个。引进事业单位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157名,通过“事业编制企业用”“重点产业博士硕士引进行动”助企引进高层次人才59人。举办全区首届全员岗位大练兵暨职业技能大赛、首届“荣誉市民”颁授仪式,为115名社区工作者兑现比照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待遇,充分调动各方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开放型经济稳步提升。牢牢把握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任务目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引进美团“智慧交通西北运营中心”项目等3家外资企业,已实现利用外资共计350万美元,实现外资“零突破”。外贸进出口总额16.68亿元,同比上升124%,自营外贸进出口总额13.18亿元,同比上升167%。引导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加强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内蒙古小海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神隽供应链顺利入驻青山区电商直播基地。推动科大天工公司与俄罗斯北奔特拉可鲁斯公司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完成1亿元订单。装备园区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基地。 (三)全面深化改革添动能,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 一是改革攻坚多点突破。扎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改革任务完成率达100%,其中婚俗改革、移风易俗、村民议事3个工作案例荣获“2023年自治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优秀奖”,承接实施自治区城乡社区治理“2121”工程并顺利通过中期验收。深化国企改革,梳理37项一级企业监管职能,文旅投公司调整为以文旅资源优化整合、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公司。不断激活城市基层组织活力,先锋道街道哈达社区纳入2023年团中央第一批城市基层团组织改革试点。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完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搭建“调、援、复、仲、诉”多元矛盾化解体系,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527件,涉及金额2008.91万元。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获评国家和自治区两级“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二是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完成35户规上企业数字化评估诊断和16户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对标自诊断。建成老虎工业云平台,成立北京化工大学包头低碳技术及先进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反恐防暴车等4个项目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核北方公司获评“自治区2022年度科技领军企业”。北奔重汽联合3所大学和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共同建设“装备工业技术创新中心”。建立弘元新材未来技术研究院,开展实验炉台设计优化等项目研发工作。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4户,较2022年增长12.5%。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户,较2022年增长56.2%。累计专利授权量7973件,同比增长5.6%;累计有效注册商标8183件,同比增长4.1%。 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邀请11家金融机构与33家园区规上企业,召开政银企对接融资会,达成意向贷款金额8.15亿元。依申请七类事项即办件比率达到78.28%,全程网办率(Ⅳ级)达到89.42%,网办占比达到99.01%。精简事项439个,下放街镇、社区实现“就近办”51个。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168户,同比增长54.7%,新增注册资本总额276亿元,同比增长41.9%,新增从业人员22347人,同比增长96.4%。挂牌运行自治区首家“全生命周期”法治化营商环境企业服务中心;自由路市场监管所被评定为全国首批五星市场监管所。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稳步提升,在全自治区104个旗县区中,位列第5名,在全市位列第一。包头市第三季度政务诚信排名中,青山区位列第一。 (四)夯实绿色基底增颜值,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城乡统筹建设不断加快。深入推进小区红色物业创建,创建率达81%。改造38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1.4万户;新改建21个“口袋公园”,绿化22条主干道路,完成19条背街小巷整治。打造“生态宜居城区”,绿地率达35.29%,绿化覆盖率达4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35平方米。配合实施复兴大街快速路改造、赛汗路北延等道路建设工程,进一步畅通骨架路网。推进“三清一改”工作,清除农村生活垃圾2万余吨,水冲式户厕普及率达92%。对青福镇色气湾、银匠窑、二海壕村进行村内巷道硬化改造,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在青福镇新建奥体生鲜农贸市场,增强市民“菜篮子”幸福感。兴胜镇东达沟村获评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镇和自治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二是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扎实推进。着力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森林资源“四乱”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四道沙河流域、大青山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河道累计清淤2.6万立方米,治理河道17.83公里。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211.97公顷,恢复林草地面积136.43公顷,复垦利用率达64.36%。落实2022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持续巩固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能力,造林2000亩,栽植苗木15万株。实施青山区银匠沟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利水保项目,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2000公顷。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国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督察年度整改任务。 三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聚焦“双碳”目标,推动实施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水资源集中处置供应中心项目,日供应再生水9万吨。对高耗水项目强化日常调度和监管,完成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的节能节水诊断。对内蒙古栢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生产等3个项目进行节能批复。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拉晶、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10GW单晶及配套切片等10个项目完成节能验收。塞北机械、北奔桥箱、南高齿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五)着力改善民生谋福祉,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公共服务提质扩容。推进东部区域教育振兴,成立青山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完成包头市第二十一中学,包头市青山区朝阳路小学全方位升级改造,建立全国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基地”。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搭建“四区四室”,放置“互联网+无人律所”,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和点位打造工作,完成食品抽检任务1735批次。内蒙古惠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为2023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哈达、振华、自一社区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生活圈试点”。打造政府建设企业运营新模式,青山养护院投入运营使用,并荣获“2022年度第三批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工程优质结构”银奖。配合举办2023ITF国际男子网球巡回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对抗赛。北方兵器城成功获评“2023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自治区文明旅游单位”。 二是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年初人代会票决的10个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用时28天在全市率先完成“夹心房”改造项目,改造户数179户。烂尾二十年的新福地商住项目一期竣工交房,富力熙悦居、青山枫景保交楼项目如期交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5%,全年发放低保、特困供养及其他专项救助补贴915.5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8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80万元,营造“‘就’在青山”的良好氛围。医疗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建设181个基层医保服务站(点),并在全市率先推出“医保网上办事大厅”,2760户企事业单位开启网上医保服务。居民参保人数同比增长5%,特殊群体参保率达100%,组建165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成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妇女儿童维权站和52家老少乐园。青山路街道自一社区、青福镇赵家店村建成全市首家区级、乡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都兰社区被确定为“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培育试点”。 三是社会环境平安和谐。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获评第九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新推出“1+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IP石榴娃形象,3个社区成功申报北疆示范社区。雷锋车队党总支被授予自治区“北疆楷模”荣誉称号;“青山区社会治理中心建设项目”被评为首批包头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十百千”工程示范项目;“青山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被评为包头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优秀示范点,经验做法在自治区、包头市得到推广。创新推出信访“五家工作法”“四员”代办法,求决类初次信访化解率达到97.74%,治理重复信访案例被中央信联办、国家信访局选为自治区市、县级唯一典型案例。扎实守牢安全生产底线,较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下降33.33%,实现了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目标。 此外,宗教、审计、档案、双拥、工会、红会、退役军人、妇女儿童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新突破。 各位代表,总的来看,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在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有: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性有待增强;民间投资意愿不强,项目策划储备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财政收支“紧平衡”进一步凸显;民生保障仍有短板,就业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供给与人民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关注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为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预期目标,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忠诚践行总书记对包头作出的“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区委部署要求,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笃定“1234567”发展目标,以“两新”导向和“双招双引”为抓手,以“两包”环境为保障,以“增量意识”“抓实干成”为检验,推动经济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实现稳中快进,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中体现青山担当。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一)聚焦扩大内需持续用力,全力推动经济内循环,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推动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围绕包头打造“世界绿色硅都”的目标,加快推动弘元四期40GW单晶拉晶及配套项目、弘元16GW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和晶澳边框、胶膜、接线盒光伏配套等重点项目实施。依托南高齿在全型号风电传动产品研制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开展风机“以大代小”、风光同场改造等业务。积极推动包头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确保年底正式投入运营。重点围绕储氢、运氢、氢燃料电池汽车配套设备开展招商,加快推动重塑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线、氢晨科技年产5000台套氢燃料电池电堆等项目入驻。推动核产业科技园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年底完成一期主体工程。开展“上限入规”培育工作,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 二是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容升级。培育新型消费,推动实体商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积极发展智慧门店、自助终端、智能机器人等“无接触”零售,打造体验式消费场景。持续做大“夜经济”“首店经济”“假日节庆经济”。坚持实体店建设和消费模式创新并重,以包头印象城为主体打造东部区新的商圈,推进巷里商住、全季酒店等项目建设,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力争全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率达到80%。开展新能源汽车促销、绿色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活动至少10次,推动农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 三是推动特色农业高效发展。拓宽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渠道,积极对接极星农业植物工厂等3个项目,全力助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争取认证1家以上包头市级农牧业龙头企业,全区市级以上农牧业重点龙头企业规模达到13家以上,全部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1%以上。组织农牧业企业参加各地展会,提高知名度,扩大销售渠道,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二)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持续用力,着力优化发展格局,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纵深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聚焦六大优势特色产业,紧盯三类“500强”、行业龙头、头部企业和先进发达地区,继续深入挖掘新建项目。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核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链,向现有产业链延伸要项目,加大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引进力度,为我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加强要素保障,加快手续办理,全年实施重大项目78个以上,其中产业类项目51个以上,确保2024年3月底前续建项目全部复工、4月底前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力争全年竣工投产项目50个以上。 二是扎实开展“三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认真研究上级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跑部进厅”,应争必争,积极争取真金白银,为重点项目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继续围绕特色产业,广泛宣传、多方联系,积极促成项目合作,力争完成签约项目100个以上,协议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引进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做好关键项目策划、招引、签约、手续办理、开工、要素保障直至竣工的全周期招商。 三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深入开展“事业编制企业用”“重点产业博士硕士引进行动”,进一步推进“草原英才”“鹿城英才”行动计划,在培育新兴产业、实施重大项目时同步引进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持续扩大人才增量,夯实高层次人才梯度培育机制。进一步推动驻区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展对接合作,加大产教融合力度,推动“订单班”稳定输送技能人才。充分挖掘本土人才潜能,推动政校共培教育、医疗人才,助力教育、医疗两高地建设。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需求,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业技术人才供给数量和质量。 (三)聚焦深化改革持续用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释放发展潜力 一是大力推进深化改革。聚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强化前瞻思维,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谋划策划,探索更好的改革思路、拿出更多的调研成果、提供更优的决策服务。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按照“5+N”框架,维护资本安全,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支撑作用,加快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加强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协同管理和服务,探索将医保、社保经办业务纳入涉民事项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进行业务受理。 二是壮大优势创新力量。持续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夯实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级培育体系,完善科技企业“储备库—培育库—成长库”梯次培育库。力争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到100家以上。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高新化、专精特新化发展。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向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选派企业科技特派员,力争达成技术合作、产品开发等合作意向20项。 三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一流政务服务平台,力争依申请七类+公共服务事项,网办占比提升到99.5%以上,四级网办深度达到95%。持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政务诚信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大“双公示”信息报送质效,实现合规率、上报率、及时率达到100%,力争保持包头市前列。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用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企业服务中心”,进一步细化完善服务职能和流程。 (四)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持续用力,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着力筑牢绿色发展底线 一是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4年户厕改造计划2118户,其中兴胜镇2086户、青福镇32户。制定《青山区2024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方案》,确定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打造“宜居在青山”品牌,积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实施好1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重点抓好青山区“夹心房”安置项目、呼铁局幸甲3#街坊改造项目实施。在居民及商业聚集区见缝插绿,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打好雨污分流综合治理21个月攻坚战,对复兴大街青山段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持续开展以城市道路建设、管网更新、背街小巷整治为主的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二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任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大帮扶和技术指导力量,引导和督促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绿色产业经济,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加大园区内阿特斯、弘元、晶澳等企业工业废水深度治理,确保废水持续稳定达标排放,为持续巩固全市入黄断面实现消劣成果奠定基础。争取“三北”工程六期项目,推进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完成大青山南坡绿化森林抚育4.7万亩。对G6高速、环城铁路沿线等处约6000亩苗木开展高标准后期养护工作。持续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管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三是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强化政策服务,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大对外贸主体培育的支持力度,积极挖掘未开展外贸业务企业出口潜力,对有进出口潜力或通过区外代理出口的企业理出清单,制定一对一帮扶方案和措施,引导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实现外贸业务回流。把握我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契机,持续举办跨境电商培训班,鼓励企业探索跨境电商业务新模式、拓展新市场。全力挖掘外资增量,持续加大稳外资政策落实力度。 (五)聚焦高品质生活持续用力,加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着力推进发展成果共享 一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打造教育高地,推进东部区域教育振兴行动,完成幸福南路小学北校区、青山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二〇二示范幼儿园建设项目,持续擦亮“优学在青山”品牌。深化与包头师范学院的全面战略合作,持续推动对外区域教育联盟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自治区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推出一批青年民生实事项目,推动一批惠青政策落地,着力开创青年优先发展新局面。全力打造医疗高地,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签约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依托东达山度假村设立作曲家、艺术品设计工作室,打造音乐小镇和艺术品集散地。重点开展“军工文化”理论研究,积极创作一批军工文化题材的文艺精品。申请举办ITF国际男子网球巡回赛、CBA季前赛、女排联赛等国际、国内赛事。 二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普惠、兜底性民生保障工程,扎实做好农牧民工转移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零就业家庭就业扶持力度。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年开展技能培训2000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失业再就业2300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以上。打造“颐养青山”品牌,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覆盖率、运营率均达到100%。创新普惠制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持续拓宽服务内容,发展“银发经济”。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力争全年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三是巩固社会安全稳定大局成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全面完成好总书记交给内蒙古“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着力防范化解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风险。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基层社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完善长效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持续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深入推进信访代办工作,确保信访积案动态清零。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此外,全面推动民族、宗教、审计、档案、双拥、退役军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各位代表,做好2024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监督,认真听取区政协意见建议,坚决落实大会的审查意见和决议,敢作善为,真抓实干,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青山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