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深思】未来的中国化工业会怎样?
责任编辑:tdcheml    浏览:2312次    时间: 2017-03-30 13:47:26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可以这么说,除了 “被高度控盘“的MDI、钛白粉和貌似非常缺的MMA以外,中国大部分的化工品在过去的1个月都是一个字:跌!并且大跌! 价格是否已跌到底?相对于油价而言,大部分化工品的生产企业盈利仍然非常的不错;短期内仍然看不到去年一季度那么低的市场价格,但..

关键词:化工
分享到:

可以这么说,除了 “被高度控盘“的MDI、钛白粉和貌似非常缺的MMA以外,中国大部分的化工品在过去的1个月都是一个字:跌!并且大跌!

价格是否已跌到底?

相对于油价而言,大部分化工品的生产企业盈利仍然非常的不错;短期内仍然看不到去年一季度那么低的市场价格,但今年中国化工品市场将处于剧烈的波动之中已成定局。在过去五年的洗牌中,很多的化工品落后的产能实际上被彻底的淘汰,中国化工品生产者开始彻底的抛弃以量换市场的低价营销模式,也开始渐渐的抛弃注重低价出口国外市场扩展的模式。

作为上游的基础原料,基本上已经找不到中小企业,因为他们早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迅速提升的产业集中度让这些有影响力的大佬们互相使个眼色就把价格拉了上去,追求利润成了他们营销的首选。有化工大佬说他们的产品市场的售价基本上与成本无关,不管什么价格只要定出来有人买就行。

三年后中国化工品市场会变成怎样?

产能扩张正迅速铺开

以基础化工原料丙烯为例:

2016年产能已高达2760万吨,今后的四年,计划新建和正在新建的丙烯产能应该超过了1600万吨,如果考虑到下游的需求年均增长是个位数,四年以后没有人认为产能会不严重过剩。

再来看看乙烯:

2016年产能已高达2100万吨,2017-2018年度新增加的乙烯产能将高达1050万吨。相对的,主要乙烯下游的年需求却不太可能超过超过10%,甚至还有更多的乙烯丙烯装置正在规划或申报中。再加上不少的乙烯和丙烯装置都配套它们的主要下游聚乙烯和聚丙烯,所以三年以后聚乙烯和聚丙烯都会陷入严重过剩的状态。

看看环氧乙烷:

2016年产能已经超过了407万吨,曾经高额的利润导致2012-2016年间环氧乙烷产能保持年均增长140%,更要命的是2017-2018年还有55万吨产能落地;环氧乙烷最大的下游是生产乙二醇,占了环氧乙烷用量的49%,现在煤制乙二醇以更低的成本和迅速提高的品质正严重冲击油制乙二醇,如果油制乙二醇对环氧乙烷的需求不能保持与环氧乙烷的扩张同步增长的话,环氧乙烷产能过剩是明摆着的事情了。在这么迅猛扩张的产能面前,想要靠其他下游例如乙醇胺和减水剂来拉动需求的增长绝对不现实。

环氧丙烷是否会好一点呢?

2016年环氧丙烷的产能是311万吨,开工率大约在81%附近,今后的四年,正在建的环氧丙烷装置产能高达340万吨/年,但占它用量需求最大的聚醚多元醇有这个本事承接这么凶猛的产能扩张吗?

面对新一轮凶猛的产能扩张在上游基础化工原材料领域的铺开,很担心三年后会不会一地鸡毛。

今后中国化工业与国外的差距或会变大

不要看到千万吨级上炼油、百万吨级上乙烯/PX、几十万吨级上环氧丙烷、聚乙、聚丙烯就认为中国的化工行业达到世界级了,如果只是规模,有价值吗?

你晓得吗?我们超过460万吨PDH装置用的是谁的催化剂?除了污染严重的氯醇法,我们正在运行的、正在建设的共氧化法、HPPO法技术买了谁的?催化剂呢?UOP、巴斯夫、鲁姆斯们在偷笑,他们捏着咱们呢,因为我们这些装置的催化剂都是向他们买的。

外国同行不怕咱们上基础化工原料,那些“高、大、上”的装置重投资,对环境不可能无影响,你进口原料,生产时又不得不买他们的催化剂,两头捏着你,他们买你的制成品,深加工后再以更高的附加值卖回中国,可悲吧。

我们真正的差距在高性能产品、下游产品、新材料领域。以涂料为例,超过40%的助剂为国外公司把控,全在中高端;我们是造船大国(世界前二),船用油漆绝大部分与中国企业无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国外涂料品牌基本上垄断了四大车企。中国政府在科研上的投入的确不少,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不属于企业)的各级科研机构,结果呢?对高性能产品、下游产品、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在哪?至于国外,具备商业价值的新技术基本上由企业开发并拥有。

PS:本文转载自网络

关注微信公众号——jjfgsc

或者进入今日化工商城网站www.tdcheml.com查看更多化工信息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