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三桶半油”占据八成资源? 更多的人把矛头指向“三桶半油”——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以及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延长石油”)。 “此前,对于油气资源的开发,国务院批准的只有‘三桶半油’。”国土资..
“三桶半油”占据八成资源? 更多的人把矛头指向“三桶半油”——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以及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延长石油”)。 “此前,对于油气资源的开发,国务院批准的只有‘三桶半油’。”国土资源油气部门的一位官员直言,除此以外,其他企业不允许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 页岩气被定为独立矿种之后,打破了管制,但没有打破资源垄断。 在前两轮页岩气招投标过程中,很少见到“三桶半油”的身影,即便出现,他们的报价也不高。当时,就有传言指出:“凡是有常规油气的地方就有非常规油气,所以,当前80%左右的页岩气资源都在‘三桶半油’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手里,他们对招标并不热衷。” “第二轮招投标拿出来的区块都是回避与‘三桶半油’重叠的区块,都是二三流的区块,很难有成果。”一位油气行业人士认为,页岩气要启动大规模开发,唯有动“三桶半油”的奶酪。 国土资源部的官方材料显示,目前,我国页岩气技术可开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其中,油气矿业权区(即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4家油气企业油气矿业权区重叠的区域)的资源量为20万亿立方米,占80%;油气矿业权区外的页岩气可采资源约为5万亿立方米,占20%。 2011年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做出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页岩气资源有利区中,上扬子及滇黔桂地区最为丰富,其中又以四川盆地及周缘为最;华北及东北区次之,其中又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佳;在中下扬子及东南区,中下扬子的页岩气资源最为丰富;在西北区,以塔里木盆地的页岩气资源为最。 页岩气资源有利区,恰恰是“三桶半油”大型油气田部署区域。如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最优质的区块,都是中石油最重要的常规天然气产地。 那么,这些已登记区块中的页岩气探矿权究竟是归“三桶半油”,还是另行安排? “原有探矿权的企业可以优先获得作业区内新发现矿种的探矿权,企业只需要在国土部门申请变更勘探矿种或新增矿种即可。”国土资源部地勘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是国土资源部现行的政策。 如此,“三桶半油”碗中的肥肉无人能动。“当初国家将页岩气设为独立矿种,就是为了打破‘三桶半油’的垄断,如今,面对‘三桶半油’已登记的矿区重叠区块,国土资源部既不说资源是你的,也不说不是你的。所以,他们就理所当然地登记开发起来。”一位国企负责人对此表示很无奈。 早在2010年,国土资源部就曾向“三桶半油”配置了5个页岩气区块,面积达3.4万平方千米,比两轮探矿权招投标的区块总面积还多。如今,中石油已建设了两大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长宁威远示范区和云南邵通示范区;中石化已经在四川盆地的建南、元坝、涪陵区块进行勘探;中海油在安徽拿下一个4839平方千米的页岩气区块;而延长石油已在鄂尔多斯打下了20多口探井。 这些页岩气区块都是“三桶半油”通过登记获得的,是常规油气矿权登记做法的延续。 在两轮招投标之后,6月24日,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透露,第三轮页岩气招标已经在筹划当中。但一位央企的研究员说,空白区块已经不多,如果不放开最核心和主要的区块,页岩气市场化将无法持续。 国土资源部的一位内部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我们准备了一些资源,但要企业有承担风险的思想准备。”至于第三轮招投标是否会放开“三桶半油”已登记区块?他摇摇头说,这要看上面的规划。 “三桶半油”缺钱更缺积极性 事实证明,中国的页岩里不是不出气。在2013年6月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内部培训会上,国家页岩气研发试验中心副主任刘洪林透露,在勘探开发试验的页岩气井中,中石油威201H1井日产气15万立方米,富顺—永川区块阳201—H2井日产气43万立方米;中石化焦页1HF井日产20.3万立方米,元坝21井日产50.3万立方米。除此之外,中石油、中石化区块的多口井出现高产气流。 “虽然中石油、中石化开采出来的还不是可供商业化开发的稳定气流,但足以令人兴奋。”一位央企油气研究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然而,与“三桶半油”拥有的丰富资源相比,他们过去3年在页岩气上的推动力度令人失望。目前的129口探井虽然基本来自开发较早的“两桶油”及延长石油,但三年打100多口井,总投入资金大约只有100亿元人民币,只能说进展缓慢。“而在美国,开发页岩气的现金流在2005年就达到1600亿美元。”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 一位在“三桶半油”工作过30年的研究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对于开发页岩气,“三桶半油”没有积极性。“作为担负着更多社会责任的央企,他们对于风险投资更加谨慎。” 上述研究人员指出,“大型油气公司的常规投资模式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页岩气虽然是高成本、高风险,但利润空间十分有限。尽管2012年11月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2012—2015年的中央财政补贴标准为0.4元/立方米,但这个额度仍然不足。 该研究人员认为:“‘三桶半油’在传统天然气上都做不过来,怎么会将重心转到贫矿上?” 一位民营油气企业负责人指出,“三桶油”缺钱,“它们铺了那么多管道,在国外并购了那么多企业,现金流不足,资产回报也在不断下滑”。 根据去年年底国资委对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修订,央企负责人任期考核将不再盯着主营业务的增长率,而更加注重总资产周转率、经济增加值等质量和效益指标。这就意味着,央企要改掉以往追求规模扩张和眼前利益的做法,并考虑每一步投资的效益。不能带来丰厚利润的页岩气,如何能得到面临业绩考核的“三桶半油”的青睐? 如此,中国页岩气开发便成了“墙里开花墙外香”,墙外的人拼命想进来分一杯羹,墙里的人看到的更多是风险和薄利而不愿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