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兴产业,我国还缺乏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因此,一方面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大力推进气价的市场化改革,鼓励加强理论研究和建立非常规气学科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通过政企合力实现我国致密气的大发展。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以及能源安全的要求,近年来天然气在能源中的地位逐年提升。致密气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正悄然改变我国的天然气生产格局。作为新兴产业,我国以企业为主导的致密气开发模式与美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模式相比,还缺乏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因此,一方面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大力推进气价的市场化改革、鼓励加强理论研究和建立非常规气学科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通过政企合力实现我国致密气的大发展。
中美致密气发展对比
北美和亚太是全球致密气资源量最大的地区,也是开发最为积极和最为集中的地区。在美国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致密气的开发繁荣期后,近年来致密气也成为了推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主力军。在中国页岩气开发步履维艰、煤层气单井产量不高的情况下,如何借鉴美国经验发展致密气,就成为解决我国天然气供需难题的关键问题。
美国在致密气勘探开发领域的重大进展,取决于政府、企业和人才三方面因素,是三者共同推动的结果。
首先,美国政府将发展非常规天然气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将其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的重大举措。一系列政策不仅推动了致密气的快速发展,也为建立非常规天然气的商业模式奠定了基础。
其次,美国企业注重科技创新,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以资源地质评价选取、水平井分段压裂、羽状水平井、连续油管分段压裂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勘探开发新技术的应用和规模推广,大幅度提高了美国非常规天然气井的单井产量,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包括致密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成本。
第三,重视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多年来,美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非常规天然气的理论研究、资源调查、开发工作和人才培养。
我国致密气储量丰富,可采资源量为10万亿立方米,地质储量年增3000亿立方米,产量年增50亿立方米,呈快速增长态势。针对不同的致密气田,我国的致密气开发形成了不同的勘探开发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苏里格模式,这一模式主要以合作开发降低成本、以技术集成创新实现突破和以管理变革提升质量效益。
与美国以政府为主导的致密气开发模式相比,我国以企业为主导的开发模式还缺乏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如图表所示。
目前,我国致密气分布的不同区域储量品位差异大、单井产量低、开采率低、开采成本相对较高,水平井钻井完井工艺需要进一步攻关,用于压裂的储层改造工具还缺乏国产化研究与应用,这些技术难题成为我国致密气进一步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此外,当前国内天然气整体价格体系仍不完善导致致密气的开发成本比常规天然气高,但出厂价与常规天然气一样,这大大降低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而且相对于中央财政对页岩气和煤层气开采企业分别给予的0.4元/立方米和0.2元/立方米的补贴,致密气尚无类似的政策优惠。
我国致密气发展底气十足
首先,致密气的资源量数据比较切实可靠。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探明储量和产量逐年大幅增加,是致密气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深层白垩系和东部志留系致密砂岩资源潜力大,是增储上产的重要地区;川中地区须家河组虽气藏分布较为复杂,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成为致密气产量的重要增长点。
其次,开发致密气技术较为成熟。2013年11月12日,中国石油首个致密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致密气藏开发重大工程技术研究在北京通过验收,填补了中国石油致密气开发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的空白。这一重大科技专项通过致密气藏多层多段压裂技术研究、致密气藏工程地质与水平井地质布井综合研究、致密气藏钻完井技术研究、致密气藏测井采集处理与评价技术研究、致密气藏低成本地面配套工艺技术、长庆致密气藏开发先导性试验、吐哈致密气藏开发先导性试验,形成了中国致密气技术体系框架,实现技术体系在中国石油相关领域的全面应用。致密气藏开发重大工程技术在长庆油田和吐哈油田推广后,新增致密气可采储量4288亿立方米,采收率提高10%,新增天然气产量40.18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提升显著。
第三,致密气与常规气的分布多有重叠,因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额外成本投入较低。由于致密气在我国仍未单独被列入独立矿种,其分布大部分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国有石油公司现有油气区块内,在开发上可以有效利用国有石油公司已有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储气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天然气液化设施、天然气压缩设施等,降低开发成本,缓解投资压力。
发展致密气的对策及建议
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将有效促进我国致密气发展。
从储量、产量、技术、成本以及美国的非常规发展历程来看,致密气应该是我国发展非常规天然气的首要目标。目前,我国致密气仍属于新兴产业,其分布大部分在几大国有石油公司现有油气区块内,其中部分地区已建成规模产能,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对于相关开采设备及技术企业来说,致密气由于单井产出时间较短,要保证稳定的供应,每年必须多打新气井,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才能稳定发展的行业,单靠企业自身的财力物力难以实现可持续经营,因而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家可以通过优惠的税收财政政策来促进科技攻关,如对相关进口仪器的税收减免、将研究和勘探费用冲抵部分上缴税费、免交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适当减免企业所得税、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费用参照煤层气税费优惠政策、对致密气生产企业实施补贴等。相关政策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将进一步促进致密气的技术革新,促进致密气的大发展。
致密气市场健康发展还需大力推进气价的市场化改革。
我国致密气具有大面积分布的特点,但由于当前的天然气价格未到位,我国全面开发致密气的条件还不具备。以苏里格地区为例,按照直井单井产量划分,大于2万m3/d的为I类气,1万~2万m3/d的为Ⅱ类气,0.5万~1万m3/d的为Ⅲ类气,小于0.5万m3/d的为表外气。前三类气的储量占到60%,第四类气的储量达到40%。目前,苏里格地区主要动用的是I类气和Ⅱ类气的一部分。Ⅲ类气和表外气的储量基本没有动用,主要原因是在现行天然气价格体系下,开发成本偏高,产出投入比较小,企业开发致密气的经济效益很差,甚至亏损,降低了企业全面开发致密气的动力。
鉴于我国致密气中Ⅲ类气和表外气占据较大比例的现状,天然气价改成为推动致密气大规模发展的关键。利用价格机制鼓励企业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其商业开发价值,是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开发的前提条件,也是增加我国天然气供应、改善能源结构的重要保障。
实施低成本战略,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致密气的低成本开发战略需要从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两方面下手。在技术方面,目前我国的非常规开发技术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成本也因此相对较高。打一口同样深度的非常规气井,在美国需要2000万人民币左右,在我国则需要至少6000万以上。因此,结合我国的地质条件,以连续型油气聚集等理论为指导,将国外开采页岩气水平井压裂的技术方法用在致密砂岩上,将极大促进致密油气的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在管理方面,要严格谨慎地考察应标企业的资质,完善开发方案,加强实验室研究与现场实践的互动,通过现场的精细化管理降低开发成本,实现从探井、开发到工程各环节的无缝整合。
加强理论研究,建立非常规气学科体系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专门的非常规气学科体系,缺乏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和专家人才。虽然可以借鉴美国开发致密气的经验和技术,但由于中美两国的地质条件不同,美国以海相为主,我国以陆相为主,基于海相的基础理论并不适用于指导陆相实践。我国当前的致密气开发主要是按低渗气藏的勘探开发理念进行的,未来随着储层下限的进一步下降,储量将更加丰富,需要进一步评价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拓宽勘探领域。我国致密气气藏的成藏模式还未建立,各种地质理论仍处于摸索阶段,对于致密砂岩气藏与次生常规气的准确界定以及判别标准仍未形成,油气聚集过程及富集方向、富集区域也不十分明朗。因此,国家应根据我国具体的地质情况,建立学科、团队和人才的培养配套机制,重点研究致密气藏开发机理、开发规律、井型井网优化、合理配产和合理产能规模等理论研究,为大规模有效开发致密气藏做好理论支持和人才储备。
总之,通过政策、理论、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致密气将成为我国未来天然气工业发展的主体力量。特别是引入市场化机制后,通过政府的有序监控和政策引导,油气田企业、相关技术服务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将形成多主体的市场竞争格局,致密气的开发模式将进一步完善,为未来煤层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商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为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能源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