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2010年 30卷4期(三)
责任编辑:hao    浏览:40119次    时间: 2010-06-29 09:40:49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42 刘桠颖,张树林 地震预测技术在JZ31-6气田发现中的作用 JZ31-6气田是近年在渤海辽东湾海域发现的一个岩性气田,标志着渤海海域隐蔽油气田勘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其中,针对薄而复杂多变的陆相储层高精度地震预测技术在该气田钻前发现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分享到:
 

 42 刘桠颖,张树林
  地震预测技术在JZ31-6气田发现中的作用 
  JZ31-6气田是近年在渤海辽东湾海域发现的一个岩性气田,标志着渤海海域隐蔽油气田勘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其中,针对薄而复杂多变的陆相储层高精度地震预测技术在该气田钻前发现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对该目标地质情况及常规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引进和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包括HilbertHuang变换、混合相位反褶积、基于广义S变换的高精度频谱成像与高精度岩性—物性反演技术等,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研究区地质特点的陆相储层高精度地震预测技术流程。利用上述技术和流程不但提高了地震资料保幅处理水平,而且成功、有效地预测了其储层和含气性,储层预测精度可提高到5 m(厚度),预测精度较以往有明显提高,预测结果也得到了实钻的证实。
 
  2010 Vol. 30 (4): 42-45 [摘要] ( 64 ) [HTML 1KB] [PDF 3161KB] CEB (395 KB)( 32 ) 
 
 46 朱海龙,李智宏,赵群
  利用地震物理模拟技术研究井间地震观测系统 
  适当的观测系统是保证野外地震记录采集质量的关键。为此,运用地震物理模拟技术,设计制作井间地震模型来研究了井间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问题。通过对观测系统类型和参数选择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井间距的大小对所接收的波场有很大的影响,设计井间地震观测系统时,应当力求将射线的入射角控制在临界角以内;下倾激发、上倾接收得到的井间记录能更好地反映井间介质的变化。上述结论可用于指导实际的野外采集观测系统的设计。
 
  2010 Vol. 30 (4): 46-49 [摘要] ( 61 ) [HTML 1KB] [PDF 4906KB] CEB (521 KB)( 58 ) 
 
 
 开发工程
 
  50 张明禄
  长庆气区低渗透非均质气藏可动储量评价技术 
  气藏可动储量是指在现有工艺技术和现有井网开采方式不变的条件下,已开发地质储量中投入生产直至天然气产量和波及范围内的地层压力降为零时,可以从气藏中流出的天然气总量。开展气藏可动储量评价,落实开发基础,是气田后期开发调整的重要依据。长庆气区储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加之气井排水采气、冬季用气高峰期提产等因素,导致利用常规方法评价气井可动储量存在地层压力测试点少、气井工作制度不稳定等难点。针对上述问题,充分应用气藏生产动态资料,通过重整压力和流量将气井变压力、变流量生产数据转换为等效恒压力或恒流量数据等途径,在常规压降法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了产量不稳定分析法、流动物质平衡法、优化拟合法等气井可动储量评价方法。应用上述方法全面追踪评价了长庆气区靖边、榆林等气田单井可动储量及其变化,为气田加密井部署、工作制度优化、储层二次改造井优选等提供了依据,进一步提高了气田储量动用程度。
 
  2010 Vol. 30 (4): 50-53 [摘要] ( 60 ) [HTML 1KB] [PDF 633KB] CEB (157 KB)( 41 )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