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成为焦化行业中投资的一项热门技术。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底首个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投产以来,截至2014年底,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地有13家企业陆续建成、投产了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而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建和拟建项目的企业还有20来家。一时间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变得“炙手可热”,而其中最热的,就是焦炉煤气制LNG(液化天然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国家对焦化企业设立了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标准,在焦化行业的准入标准中明确规定焦炉煤气利用率要大于98%,迫使企业不得不为焦炉煤气找寻更好的去处;二是近几年焦化市场行情低迷,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于是一些企业就瞄准了市场潜力巨大的液化天然气,将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作为摆脱企业困境的一个抓手。
不过据了解,尽管这是名副其实的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环保项目,其产品液化天然气也是一种极具市场前景的清洁能源,但要从这个项目中掘金并非易事——想要盈利还要取决于装置流程能否顺利打通、气源可否稳定供应以及区域市场环境有无足够容量等诸多因素。
(1)装置:能否保证长满安稳运行
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的生产工艺并不是高精尖技术,但也并不是每家企业想做好就能做好的。目前已经投产的10多家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中能够实现长周期平稳运行的企业为数不多,企业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也相差较大。
对此,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红彬表示,与化工企业相比,传统焦化企业的生产属于粗放式生产,装置运行温度差七八摄氏度都很正常。但是用焦炉煤气生产液化天然气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成甲烷,属于精细化生产过程,原料成分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都有严格要求。因此,其工艺控制、技术管理、现场操作对于焦化企业来说都有一定难度。在国内建成较早的项目中就有不少装置不能稳定、长周期运行,甚至还有企业在开车后的近一年时间里都处于停产改造状态。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涉及焦炉煤气净化、甲烷合成和天然气液化3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做得到位。作为系统工程,整个项目每个环节都要各司其职,才能保证其顺利运行。
对于装置为什么不能平稳运行?其实,将焦炉煤气变成液化天然气,中间需要经过3道工序,其中每个单独工序都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而如果要以焦炉煤气为原料合成甲烷再冷冻液化成液化天然气,就需要将3道工序串联起来作为一个系统考虑,而不是各段工艺的简单叠加,前后的衔接协调配合尤为重要,这中间还有许多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克。许多装置不能长周期平稳运行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好一体化的统筹协调工作。”
焦炉煤气净化就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由于焦炉煤气是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成分十分复杂、杂质含量高、各组分含量变动范围大,控制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的甲烷化工艺。特别是焦炉煤气中噻吩、硫醚、硫醇、硫化氢等难处理的含硫杂质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因此硫的含量要净化到5ppb以下。这个指标是焦炉煤气制甲醇相应指标的1/20。此外,甲烷合成后的后段净化也十分关键。不同于传统天然气液化的低温液化,焦炉煤气合成的甲烷气中含有氮气和氢气,需要低温精馏将其脱除,使甲烷含量达到99%以上,才能保证甲烷顺利液化。
河南宝丰县京宝新奥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东认为,从他们的实际经验来看,严格、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是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成功运营的关键要素之一。只有长周期平稳运行,装置的经济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京宝新奥公司办公楼里,徐东向记者展示了生产部门报给他的生产报表,报表中密密麻麻填满了生产数据。徐东告诉记者:“项目运行近一年了,这些报表我每天都要看,每一个数据都要核对,如果有一个数据对不上,就要马上查明原因。”
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底,京宝新奥能源有限公司的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装置已经平稳运行10个月,在我国已运营的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中率先实现了长周期平稳安全运行。徐东在回忆这个项目的投产过程时谈到,为了项目的顺利运行,他们没少花心思。该项目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催化剂和3段串并联甲烷合成工艺,拓宽了原料气适用范围,同时利用副产高品位蒸汽驱动汽轮机回收余热,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能耗和成本。装置建成后他们还进行了多次技术改造。
除河南京宝新奥能源有限公司外,中海油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恒坤化工有限公司、建元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国新正泰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项目也先后打通了工艺流程,实现了长稳运行。而其他大部分企业都还在调试改造阶段。
对于企业要不要上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到底该如何利用多余的焦炉煤气,曹红彬建议,除了技术、原料,企业还是要认真地算一算经济账,要把自身优势、区域市场特点以及运输物流等多个因素综合起来考量,谨慎选择产品路线,让焦炉煤气的利用价值实现最大化,而不是盲目跟风。
(2)气源:能否确保稳定充足供应
目前,已经上马和准备上马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的企业,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型是焦化企业,另一类型是化工能源企业。如果说装置的顺利开车和长稳运行是一个新项目成功上马的标志,那么原料的稳定供给则是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能否回收投资并盈利的基本保障。
不同于其他化工项目,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采用的原料是焦化企业的副产品。而这种副产品供给能否保证,又要取决于焦化企业的主营产品生产装置是否能满负荷运行。
乌海华油天然气有限公司2011年投资47亿元在内蒙古乌海建设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项目就是基于内蒙古乌海的煤焦化基地而开展的。该项目总体布局为“两厂一线”。“两厂”就是指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工业园区和海南区西来峰工业园各建设一座15.6万标准立方米/小时净化装置、10万标准立方米/小时焦炉煤气甲烷化装置以及4万标准立方米/小时合成天然气液化装置。按照乌海华油公司最初的调研情况,乌海的煤焦化基地有十几个焦化企业,若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焦炉煤气量将达到30亿立方米,供给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的气量就十分充足了。但乌海华油公司的项目自今年年初投产以来一直开工不足,装置原本设计能力为年处理25亿立方米焦炉煤气,而如今他们得到的焦炉煤气量只有5亿立方米,这也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乌海华油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勤告诉记者:“目前装置开工率很低,原料气量严重不足。我们的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是按照10家百万吨以上焦化企业的产气量进行设计的,但目前只有4家焦化企业开工,而且还不是满负荷生产。其他企业有的根本没有建,有的建成了却没有开工。现在焦化行业不景气,行业开工率很低,这种状况在3~5年内不会有明显改善,我们正在考虑新上一套煤制合成气装置,来弥补气源的不足。”
即使是焦化企业自产自用,他们上的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装置也同样面临着吃不饱的困难。
由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和钢铁产量增长放缓,直接影响了上游的焦炭行业的生产。中国炼焦行业协会8月份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焦化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焦化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焦炭价格持续下跌,焦化企业亏损面已达53.04%,行业开工率只有70%,因此焦炉煤气产气量少。供气不足已经成为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的通病。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依靠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来改善焦化企业自身经济状况显然是不现实的。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并不像一些公司宣传的那样,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建设1个年产百万吨的焦化项目要投资7亿元,再上1个配套的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又要增加投资3亿多元,目前处于经营困境中的焦化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个资金实力。而对于社会资本来说,有了资金,还要有充足、稳定的气源供给,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曹红彬表示。
(3)市场:能否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
中国庆华青海集团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一期10万吨/年项目在青海乌兰煤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开工建设;此前陕西北强能源有限公司和乌海市华信煤焦化有限公司与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刚刚签署了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承包合同;上海华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也表示,目前有四五家企业与他们签订了项目合同,准备建设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托普索贸易(北京)有限公司负责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技术人员最近也都在外奔忙。
行业内的这股投资热情让曹红彬感到些许忧虑。他认为,尽管目前我国天然气供应不足,未来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对于焦化企业而言,液化天然气项目并不是焦化行业解决当前生产经营困难、改变生存发展困境的关键出路,也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从这个项目中获得盈利。毕竟,焦炉煤气高效利用并非只有液化天然气一条出路。
曹红彬介绍说,对于焦化企业而言,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相比与于其他利用方式的优势只是在于市场容量大。但能不能挣钱,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优势和所在地区的区域市场环境。一些地区企业直接销售焦炉煤气就能挣钱,比如山西省的焦炉煤气每立方米能卖到0.6元,企业的效益就很好。再比如山东省是焦化大省,但全省目前也只有一家企业在做液化天然气,大部分企业是将焦炉煤气直接发电或者卖给周边企业做燃料,经济效益都不错。
山西同世达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姚润生表示,如果焦化企业周边有用能企业可以消耗掉多余的焦炉煤气,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就没有竞争力。那些地处偏远地区、周边用能企业少、焦炉煤气卖不掉的企业可以考虑将其做成液化天然气来销售。
另据了解,山东一家企业去年在考察焦炉煤气加工利用项目时,就选择了焦炉煤气制甲醇而不是液化天然气。他们认为全国的甲醇产能虽然过剩,但处于东部地区的山东甲醇价格较高,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生产甲醇与煤制甲醇相比,拥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曹红彬还提到,其实液化天然气对于焦炉煤气的利用是碳多氢少,而焦炉煤气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氢气,占比达到了55%~60%,如果能将氢资源直接加以利用会有更高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