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具检测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责任编辑:液化天然气 浏览:1839次 时间: 2008-04-20 23:11:27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The functions and structure of a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detecting domestic hot-plate,the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ystem software and the dominance of this system are expounded. Key words:domestic hot-plate;detecting;data acquisition;aut..
The functions and structure of a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detecting domestic hot-plate,the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ystem software and the dominance of this system are expounded. Key words:domestic hot-plate;detecting;data acquisition;automatic control 目前燃气灶具检测采用人工操作、人工读数、人工处理数据的方式来实现对被测产品的检测,缺乏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控制以及处理系统,因而在做相关试验时效率低,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通过设计和构建燃气灶具检测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家用燃气灶具热负荷、热负荷百分比、热效率[1、2],并生成测试纪录,摆脱传统人工观测、记录处理数据的落后局面,大幅度提高检测精度和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测试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检测的自动化水平。 1 系统功能与结构 本系统要实现的主要功能为: ① 自动检测家用燃气灶具的实测热负荷、热负荷百分比,选择测试用锅。 ② 自动检测家用燃气灶具折算热负荷、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功能,需对整个系统进行构建。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是该系统的基础,包括各种信号检测与传送设备、计算机主控设备等,主要完成数据的检测和采集。软件是该系统的核心,主要完成对各个硬件模块试验过程的监测和控制,实现数据的存储和后期处理,并提供友好的人机操作界面。系统结构见图1。 [img]http://www.cnlng.com/upload_files/37/X4QGS__20080310220708107.jpg[/img] 图1中水温、燃气耗量、电机分别对应灶具检测试验过程中需测量的水的温度、燃气消耗量以及搅拌器动作的执行元件等底层设备,而温度检测、燃气耗量检测、搅拌器控制等则是对底层设备进行信号采集/控制的电子元器件,将采集到的信号传给计算机,计算机经分析处理后控制整个检测过程并将最后检测结果存盘打印。 2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信号采集/控制模块、搅拌装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计算机采用普通PC机,具有标准的RS232串口,主要功能为数据采集处理和系统控制,是人机交互平台。 信号采集/控制模块选用研华ADAM系列模块。该系列模块具有内置的微处理器,可以独立提供智能信号处理、模拟量I/O、数字量I/O、数据显示和RS485通信等功能。能实现远程输入编程,内置看门狗可以自动复位。ADAM-4000系列模块维护需求少,网络配置灵活,仅需2根导线就可以通过多点式的RS485网络与控制主机互相通信,基于ASCⅡ码的命令/响应协议可确保其与任何计算机系统兼容。 搅拌装置由电机带动叶轮旋转运动,对水进行搅拌,使水温均匀。 流量传感器选用日本品川公司生产的W—NT型湿式气体流量计,可输出脉冲信号,计数器可根据其旋转的情况精确地计算出所测气体的流量,尤其适合精密测量气体流量。 温度传感器选用铠装铂热电阻Ptl00,测量范围为0~100℃,精度等级为A级。 系统硬件结构见图2。 [img]http://www.cnlng.com/upload_files/37/PEK7D__20080310220712953.jpg[/img] 整个控制流程为:铂热电阻Ptl00将水温转化为模拟电信号传到ADAM4013模块,经过采样处理转化为RS485数字信号,再经过ADAM4520模块的转换,变成计算机可以接收的RS232信号,计算机收到数据后,进行监控。当达到计量流量的温度时,计算机发出RS232信号,经过ADAM4520模块的转换,变成RS485数字信号来控制ADAM4080开始或停止计数。当达到搅拌温度时,计算机发出RS232信号,经过ADAM4520模块的转换,变成RS485数字信号来控制ADAM4060继电器的开关动作来控制电机的启停。 3 系统软件设计 软件通过VB6.0进行串口编程[3],实现硬件之间的通信,控制检测的流程,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显示和存储。程序流程见图3。 [img]http://www.cnlng.com/upload_files/37/VaUY9__20080310220713928.jpg[/img] 在程序开始时将计算机串口打开,对ADAM模块发送命令,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其中ADAM模块是通过特殊的约定字符来实现相应的操作,计算机通过传送字符串指令来控制模块,或由模块取得信号M1。整个的指令流程为:由主控计算机送出的指令通过RS232串行通信端口传送出去,此信号经过RS232-RS485的转换模块将信号电平及型态转换后,在RS485网络上传播;模块收到属于自身模块的指令后,分析控制的动作,最后将结果再传送至RS485网络上来,此信号再经由RS232-RS485模块的转换后,由计算机的RS232串行端口接收进来。这样就完成系统的串行通信,计算机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控制整个检测流程,并最后生成测试记录,然后关闭串口,结束程序。 4 自动检测系统的优势 ① 水温测量精度高 该自动检测系统中采用Ptl00热电阻作为感温元件。热电阻是中低温区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元件,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电阻的测量精度最高,而且线性特性较好。热电阻本身测温的绝对误差为|t|)℃,其中|t|为所测温度数值的绝对值。为了进一步提高测温的精度,本系统用软件方法对其进行修正,试验过程中要用到的量为水的终温与初温的差值,我们在终温与初温这两个温度段内对热电阻进行修正,使温差值达到更精确的结果,最大误差为0.1 ℃,比现在人工测量精度明显提高。 ② 搅拌器的设计合理 该系统的搅拌器由电机通过减速装置传动,带动叶轮在水中作旋转运动,使水产生轴向流动,进而使锅内上下水温均匀。为了证明该旋转搅拌与现行上下搅拌的搅拌效果相同,我们做了以下试验:在锅内布置3个深度不同的点(见图4),比较这3个点分别在旋转搅拌与上下搅拌时,同一时刻3个测温点的温度是否相同。 [img]http://www.cnlng.com/upload_files/37/qxRa1__20080310220714811.jpg[/img] 试验表明,在旋转搅拌与上下搅拌两种不同的搅拌方式下,同一时刻3个测温点的温度值基本一致,两种搅拌方式都可达到水温均匀的目的。考虑到搅拌器本身的吸热可能会对热效率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搅拌器时,选用比热容尽可能低的材料,使其对热效率的影响减到最低。旋转搅拌时搅拌轴在锅的轴线位置,为了使温度传感器尽量靠近水的中心位置,我们将温度传感器斜插入水中(见图5),搅拌均匀后锅内各点温度基本一致,测温点位置的微小偏移不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img]http://www.cnlng.com/upload_files/37/sIwGe__20080310220715260.jpg[/img] ③ 燃气耗量测量精确 该系统用ADAM4080模块对流量计输出的脉冲信号计数,流量计的脉冲当量为0.01 L,即每流过0.01 L的燃气就会发生1个脉冲信号,通过对脉冲数的计量就可以精确地测量出燃气耗量,比人工读数测量精度提高了很多。 5 结语 本系统实现了灶具检测的自动化,在流量、温度的测量监控上更为精确,避免了人工检测过程中的一些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提高了检测精度。特别是自动搅拌装置的设计虽然与人工搅拌方式不尽相同,但达到的效果相同,且不会对检测结果带来额外的影响。 在硬件设计上,不需要数据采集卡和硬件驱动程序,只占用PC机的一个串口,占用资源少,对硬件要求不高,硬件连接方便,扩展容易。软件编制也比较容易掌握。整个系统调试方便,运行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GB 16410—1996,家用燃气灶具[S]. [2] GB/T 16411—1996,家用燃气用具的通用试验方法[S]. [3] 范逸之,陈立元.Visual Basic与RS-232串行通讯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范逸之.Visual Basic与分布式监控系统——Rs-232/485串行通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