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针对拓展我国海洋产业面临的问题,在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海洋油气装备发展战略论坛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孙树义、高级副会长徐鹏航、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702所吴有生院士、中海油副总工程师曾恒一院士、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海..
针对拓展我国海洋产业面临的问题,在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海洋油气装备发展战略论坛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孙树义、高级副会长徐鹏航、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702所吴有生院士、中海油副总工程师曾恒一院士、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姜锡肇等许多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应把海洋装备产业置于国家海洋战略的框架中加以考虑和布局。 把海洋装备产业置于国家海洋战略中布局 不少业内人士呼吁,国家要有海洋开发的总体战略,使其成为今后3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把海洋工程单列出来,成立主管部门和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方面的相关团体,统筹行业发展。 从各国的发展看,许多国家海洋油气装备业的大发展,都是借助于政府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如新加坡、韩国凭借国家的支持和雄厚的修造船实力在海洋油气装备建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欧洲所有的海洋工程展会都是政府出资等。 他们认为,海洋油气装备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科技含量高,属于装备领域较为高端的产品。同时,它又面临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潜力大,对整个船舶工业和装备制造业都有带动作用。随着海洋经济的深入发展,对海洋工程装备的需求将会 越 来 越 大 , 假 如 我 国 能 够 占 到30%,投入500亿,将有1000多亿人民币的产值量,把配套算进去就是1500亿-2000亿,确实可以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培育,使我国在国际主流装备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探索适合我国海洋装备业的发展模式 专家们认为,提升海洋开发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奠定海洋装备业长期发展的根基。关键抓好四点: 1、建立军民融合的海洋科技和装备开发体系。海洋科学研究、勘探和开发中应用的基础性、综合性大型装备体系及其关键技术,往往具有军民共用的性质。应该建立军民融合的海洋科技和装备开发体系,同时设立“ 大科学计划” 和 “ 希望专项工程”,综合军民两方面的科研资源,尽快突破海洋开发中所需要重大关键的技术和装备。 2、海洋装备业发展需依托创新型大集团。海洋装备业发展要紧密依托大装备制造集团,特别是依托创新型造船集团和油气装备制造企业,推动其真正成为具有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成为我国海洋开发装备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引领世界海洋装备产业的发展。 3、多行业协同解决产业瓶颈技术难题。海洋开发装备也要与相关制造业领域紧密协作,由相关行业产业链上的各大企业,国家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等建立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共同解决一些共性关键性的产业瓶颈技术。 4、国内企业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参与国际竞争。海洋油气装备产业与很多装备业不同,国际化和集中度非常高,这对后起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设立了很高的门槛。对于中国海工界而言,要想扩大在国际市场上整体份额,协同合作是一条有前景的必由之路。避免大而全和同质恶性竞争。 加快培育研发设计能力抢占产业制高点 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专家们提出应支持核心配套的国产化研究,并在“应用”环节上着力突破。 ——坚持专业化发展模式。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起步并不晚,发展到今天仍相对落后的原因是我们的发展基础还是依托修造船厂体系,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工程装备产业链。因此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要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全国培育若干个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打造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区。同时要注意产能总量的控制,避免高水平的重复建设。 ——要着力突破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第一在研发设计上掌握设计权,大幅提高研发能力。对各种技术复杂的海洋工程装备来说,掌握设计权就意味着掌握了项目转包、产品制造和建设造型等专业的选择权,抢占到设计制高点。目前我国在主流的钻井平台、浮式生产设备以及作业船和辅助船的研发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但还要提高整体的设计能力,才能掌握海洋装备市场的话语权。第二就是要尽快形成总装集成的能力,深入开展项目管理及建造的技术研究,尽快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和总装实施能力。第三要加快配套设备自主化的进程。 ——中国制造真正的“软”还是在研发和设计上,目前我国在海工设计领域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概念设计,概念设计往往来自外国船东,作为船厂或研究院,没有钱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开发软件设计,只能跟随模仿,核心配套能力也严重不足,造船只是“造壳”。这些现状都亟待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