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2012年 32卷 9期
责任编辑:hylng 浏览:3317次 时间: 2012-12-31 21:52:21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地质勘探 1 钟太贤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成熟度高,页岩储层孔隙、裂隙类型多样,微米—纳米级孔隙发育。正确认识页岩孔隙特征是研究上述地区页岩气赋存状态,储层性质与流体间相互作用,页岩吸附性、渗透性、孔隙性和气体运移等..
地质勘探 1 钟太贤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成熟度高,页岩储层孔隙、裂隙类型多样,微米—纳米级孔隙发育。正确认识页岩孔隙特征是研究上述地区页岩气赋存状态,储层性质与流体间相互作用,页岩吸附性、渗透性、孔隙性和气体运移等的基础。为此,采用观察描述和物理测试两类方法对南方海相页岩孔隙特征进行了研究:前者通过手标本、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光谱学法、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等手段直观描述页岩孔隙的几何形态、连通性和充填情况,统计孔隙优势方向和密度,拍摄照片等,以确定页岩成因类型;后者通过He孔隙率测定、压汞实验、低温液氮吸附、低温CO2吸附等方法定量测试页岩孔容、孔径大小及其分布、孔隙结构、比表面积等,以评价页岩含气性。结果表明:该区古生界页岩储层中纳米级孔隙以干酪根纳米孔、颗粒间纳米孔、矿物晶间纳米孔、溶蚀纳米孔为主,喉道呈席状、弯曲片状,孔隙直径介于10~1 000 nm,主体范围为30~100 nm,纳米级孔隙是致密储层连通性储集空间的主体;按孔径大小,将页岩储集空间分为5种类型:裂隙(孔径大于10 000 nm)、大孔(孔径介于1 000~10 000 nm)、中孔(孔径介于100~1 000 nm)、过渡孔(孔径介于10~100 nm)、微孔(孔径小于10 nm)。 2012 Vol. 32 (9): 1-4 [摘要] ( 275 ) [HTML 1KB] [PDF 1509KB] CEB (389 KB)( 465 ) 5 刘洪林,王红岩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南方古生界主要发育下寒武统、下志留统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海相泥页岩,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首要战略选区。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成熟度高,大部分地区埋藏较深,经历了复杂的构造热演化作用,地层抬升对页岩含气性产生了直接影响,尤其对页岩吸附能力和含气饱和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选取中国南方海相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样品进行了页岩吸附能力测试,利用实验结果开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页岩吸附能力的对比和构造抬升对吸附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认为:温度、总有机碳含量是影响页岩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构造抬升作用强度对页岩含气性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页岩气的富集成藏。该成果可用于指导正在进行的中国页岩气地质选区工作。 2012 Vol. 32 (9): 5-9 [摘要] ( 219 ) [HTML 1KB] [PDF 775KB] CEB (170 KB)( 2126 ) 10 于荣泽,张晓伟,卞亚南,李阳,郝明祥 页岩气藏流动机理与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为研究气体在页岩储层中的流动机理并分析影响页岩气藏产能的控制因素,基于广泛的文献调研,描述了页岩气在页岩储层中流动主要经历的3个过程:解吸附、扩散和渗流,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适用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吸附气含量、Langmuir体积、Langmuir压力、扩散系数、基质渗透率、微裂缝渗透率和压裂诱导裂缝导流能力等因素对页岩气水平井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①天然气地质储量保持不变时,随吸附气含量增高,水平井日产气量和相同开发时间累积产气量逐渐降低,地层平均压力下降速度加快;②相同吸附气浓度条件下,随Langmuir体积和Langmuir压力的增加,水平井日产气量和相同开发时间累积产气量逐渐降低,初期产量递减速度加快;③气体扩散系数对产能影响较小;④基质渗透率介于1.0×10-9~1.0×10-6 mD时,基质渗透率是控制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随基质渗透率增加,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迅速增加;⑤基质渗透率大于1.0×10-6 mD 时,基质渗透率和微裂缝渗透率均是控制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随基质渗透率和微裂缝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加;⑥随压裂诱导裂缝导流能力增加,水平井累积产气量逐渐增加,累积产气量增幅逐渐减小,压裂诱导裂缝存在着最优导流能力。 2012 Vol. 32 (9): 10-15 [摘要] ( 255 ) [HTML 1KB] [PDF 2027KB] CEB (362 KB)( 400 ) 16 朱彤,包书景,王烽 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开发前景 与北美页岩气主要形成于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相比,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页岩气具有赋存于陆相及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的特点,是未来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的重要领域。为此,综合应用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岩心及其测试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形成条件、含气特征及可采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的河、湖相泥页岩具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较高、保存条件好、脆性矿物含量高的特点,有利于页岩气的成藏和压裂改造。通过老井复查和常规兼探,已在川东建南、涪陵地区和川东北元坝地区自流井组,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泥页岩中获得良好的天然气显示和工业气流。结论认为: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与北美海相页岩气形成条件相当,优于圣胡安盆地海陆过渡相Lewis页岩,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初步优选川中阆中—平昌、三台—广安,川东南涪陵—长寿为自流井组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川西孝泉—新场、川中三台—广安为须家河组(须五段)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2012 Vol. 32 (9): 16-21 [摘要] ( 278 ) [HTML 1KB] [PDF 2608KB] CEB (465 KB)( 404 ) 22 郭伟,刘洪林,李晓波,薛华庆 滇东北黑色岩系储层特征及含气性控制因素 云南省东北部地区是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之一,该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中黑色岩系广泛发育。在深入了解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利用页岩气钻井资料对该区黑色岩系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页岩气含量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①该区黑色岩系可细分为黑色页岩、硅质页岩、钙质页岩、粉砂质页岩、碳质页岩、泥铁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晶灰岩等8种岩性;②黑色岩系总有机碳含量介于0.02%~9.37%,有机质类型以混合型干酪根为主;③岩心孔隙度介于0.22%~4.06%、渗透率介于0.000 002 9~0.7 mD,孔隙以微孔为主(小于10 nm)。该区已钻的9口井页岩含气量总体偏低(平均只有0.42 m3/t)且页岩气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认为:在宽缓向斜和断层发育少的构造区域,页岩矿物中斜长石、碳酸盐和黏土矿物(伊利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等的含量大小影响了页岩气含量的高低;伊利石含量介于25%~40%时页岩含气量相对较高,普遍大于0.5 m3/t,伊利石含量大于40%,页岩气含气量普通低于0.5 m3/t;绿泥石含量介于15%~25%时,页岩含气量相对较高;斜长石含量大于10%时,页岩气含气量普遍低于0.5 m3/t;碳酸盐类矿物含量越高,则页岩气含气量越低。 2012 Vol. 32 (9): 22-27 [摘要] ( 198 ) [HTML 1KB] [PDF 5725KB] CEB (1179 KB)( 245 ) 28 葛明娜,张金川,毛俊莉,单衍胜,唐玄 辽河坳陷东部凸起上古生界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辽河坳陷的页岩气勘探尚处于起步阶段,上古生界页岩气资源潜力研究将为该坳陷东部凸起页岩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为此,基于泥页岩地球化学数据和生烃数值模拟结果,从泥页岩发育特点、有机质类型、总有机碳含量、热演化成熟度、生气能力以及含气性等方面对该区上古生界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泥页岩及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 结果表明:①太原组有机碳含量平均为3.31%,镜质体反射率基本大于1.5%,主要发育腐殖型干酪根,生气能力强,含气量高,是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系;②山西组有机碳含量平均为2.95%,处于高成熟—过成熟热演化阶段,以腐殖型干酪根为主,生气能力较强,含气量较高(稍逊于前者),同样也是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层系。评价结论认为:辽河坳陷东部凸起上古生界具备页岩气发育的有利条件,页岩气资源潜力大,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2012 Vol. 32 (9): 28-32 [摘要] ( 220 ) [HTML 1KB] [PDF 2233KB] CEB (340 KB)( 230 ) 33 杨小兵,杨争发,谢冰,谢刚,张志刚 页岩气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 较之于常规储层,页岩气储层的测井解释评价工作显得更为复杂。通过近两年的跟踪研究,结合岩心分析和试油资料,从页岩地层的地质、测井特征和评价难点入手,通过对页岩气储层评价关键参数(如总有机碳含量、吸附气与游离气含量、页岩岩石脆性指数等)的计算分析,基本上掌握了页岩气储层关键评价参数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起了页岩气储层定性评价标准,并编制出了页岩气储层解释处理软件。同时,在页岩气储层定性评价方面也给出了划分标准,即:①异常高的自然伽马段对应高有机质含量段,吸附气含量高;②无铀伽马低值,黏土含量低,脆性物质含量高;③裂缝和孔隙发育段的游离气含量高;④高声波、低密度、高电阻率段的有机质含量高,含气饱和度也高;⑤电阻率低于10 Ω·m的地层,其黏土含量高,含气饱和度低,不具备开发潜能。 2012 Vol. 32 (9): 33-36 [摘要] ( 230 ) [HTML 1KB] [PDF 4064KB] CEB (499 KB)( 370 ) 37 戴勇,吴大奎,李跃纲,杨华,李刚毅,尹宏 川西地区九龙山构造碎屑岩储层气水预测实践 四川盆地西部九龙山构造下侏罗统珍珠冲组砾岩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上亚段和须二下亚段(顶部)储层均存在气水分布规律不清的问题,这也是当前该构造油气开发中的一大难题。为此,以地质、测井资料为基础,建立了泊松比气水预测模式,对该构造的三维地震资料应用泊松比反演方法进行了气水分布预测,得到了三段储层的含气、含水分布预测结果。综合分析的结果认为:上述三段储层总体上均具有高部位含气为主、低部位以含水为主的边水特征;高部位含水与裂缝有明显关系。该认识与实际测试结果较为吻合,也对实际生产情况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2012 Vol. 32 (9): 37-39 [摘要] ( 221 ) [HTML 1KB] [PDF 2563KB] CEB (700 KB)( 205 ) 40 朱华银,蒋德生,安来志,张利文 川西地区九龙山构造砾岩储层敏感性实验分析 四川盆地西北部九龙山构造下侏罗统珍珠冲组气藏的储层岩石矿物特征和孔隙结构十分特殊和复杂,颗粒大、裂缝发育且非均质性强,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致密储层的特征,目前对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伤害机理及主要伤害因素尚未掌握。为此,进行了系统的岩心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总体表现为强速敏性和强—极强水敏性,速敏渗透率损害率为67.2%~94.1%,水敏渗透率损害率为71.3%~95.5%,渗透率越低,速敏性越强;碱敏性中等偏强—强,碱敏渗透率损害率为48.6%~90.9%,酸敏性弱,注酸前后渗透率变化不大;应力敏感性强,裂缝受压后产生闭合难于恢复,渗透率损失率大。总之,该气藏储层敏感性强,极易被伤害,主要伤害类型为水敏、速敏和应力敏感,建议气田生产中避免“强采强注”,施工中采用合理矿化度的工作液,加入适当的黏土稳定剂,并控制酸碱度。 2012 Vol. 32 (9): 40-43 [摘要] ( 195 ) [HTML 1KB] [PDF 1005KB] CEB (177 KB)( 174 ) 开发工程 44 程远方,董丙响,时贤,李娜,袁征 页岩气藏三孔双渗模型的渗流机理 为了掌握页岩气储层气体复杂流动的规律,从而高效开发页岩气藏,对页岩气渗流机理进行了研究。借鉴适用于非常规煤层气藏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和考虑溶洞情况的三重孔隙介质模型,基于页岩气储层特征和成藏机理,提出了页岩气藏三孔双渗介质模型;研究了页岩气解析扩散渗流规律,提出考虑储层流体重力和毛细管力影响的渗流微分方程;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页岩气产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基质渗透率和裂缝导流能力是页岩气开采的主控因素,只有对储层进行大规模压裂改造,形成连通性较强的裂缝网络后才能获得理想的页岩气产量和采收率。 2012 Vol. 32 (9): 44-47 [摘要] ( 203 ) [HTML 1KB] [PDF 912KB] CEB (145 KB)( 338 ) 48 付永强,曾立新,马发明,黄玲,黄成惠,何亚锐 页岩膨胀性及分散性特征实验分析 页岩通常含有一定比例的黏土矿物,大液量、大排量压裂施工可能导致黏土矿物膨胀、水化分散,而目前开展的研究工作还没有建立起相关的评价体系。为此,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自吸实验法、吸水膨胀实验法、X射线衍射(XRD)矿物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其膨胀、分散特征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结论认为: ①对于烃源页岩而言,自吸实验、吸水膨胀实验等可作为页岩气藏膨胀和分散特征评价的有效方法;②具备生、储烃能力的页岩虽然具有较高的黏土含量,但膨胀和分散特征明显不同于常规的泥页岩及黏土含量较高的砂岩;③岩心CST(毛细管吸入时间)实验结果及膨胀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页岩气藏而言,如何有效抑制初期的自吸及膨胀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④对四川盆地的页岩气藏而言,完井及压裂过程中由于化学原因导致的页岩膨胀、分散特征等不属于井壁稳定性及压裂方案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 2012 Vol. 32 (9): 48-51 [摘要] ( 212 ) [HTML 1KB] [PDF 1308KB] CEB (163 KB)( 258 ) 52 邹雨时,张士诚,马新仿 页岩气藏压裂支撑裂缝的有效性评价 为了了解、掌握页岩气藏清水压裂缝网能够提供的导流能力大小及裂缝的有效性,利用四川盆地某构造的页岩进行了室内裂缝导流能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支撑剂浓度不足单层的情况时,闭合压力低于30 MPa,导流能力可与一定量的高浓度(多层)情况相当,但支撑剂嵌入和破碎显著增加,其导流能力不稳定,随时间增加可持续降低,闭合压力40 MPa时,20/40目陶粒嵌入程度可达71.8%,闭合压力进一步增大,裂缝将闭合失效;较低硬度的页岩支撑剂嵌入严重,导致低支撑剂浓度裂缝残余支撑缝宽不足,仅增加支撑剂粒径不足以克服嵌入影响,裂缝内需要有足够的支撑剂浓度,形成的缝网不能过于复杂;页岩黏土含量高,支撑剂充填层泥化严重,对支撑裂缝有效性的伤害不容忽视,可变形的树脂覆膜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支撑剂嵌入和充填层泥化问题。 2012 Vol. 32 (9): 52-55 [摘要] ( 188 ) [HTML 1KB] [PDF 1859KB] CEB (375 KB)( 285 ) 56 李勇明,李亚洲,赵金洲,张烈辉 压后水平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 通常压裂后气井产能的计算模型都是针对稳态渗流过程的,倾向于计算无阻流量和稳态产量,而对于整个动态生产过程的模拟则较少被提及。为此,根据复位势理论和势的叠加原理,再结合压裂后水平气井的裂缝形态和气体的流动过程,用严格的渗流力学方法推导出了具有较广泛适应性的压裂水平气井生产动态预测公式。该预测公式既能用于存在缝间干扰的情况,又能够在压裂水平气井裂缝两翼非对称、间距不相等、方位角任意的情况下使用。应用该公式对吉林油田某水平气井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值和实际值的误差为2.6%,并且通过预测公式能够很好地模拟分析裂缝方位、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裂缝间距等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气井的产量影响,能够满足现场预测产量的需求。 2012 Vol. 32 (9): 56-60 [摘要] ( 197 ) [HTML 1KB] [PDF 1485KB] CEB (222 KB)( 236 ) 钻井工程 61 赵常青,冯彬,刘世彬,曾凡坤,范成友,冷永红 四川盆地页岩气井水平井段的固井实践 页岩气藏水平井固井要求水泥环不仅要有很高的强度,还要有较好的韧性,使之能满足大型分段加砂压裂增产作业对水泥环层间密封的要求。为此,针对性地开展了增韧材料的优选和高效冲洗剂的研制,先导性试验的3口井均采用了以下主要措施:①应用自主开发的增韧材料,配制出密度达1.95 g/cm3的增韧水泥浆,实验结果表明,该水泥石抗冲击韧性超过常规水泥石20%、抗折强度提高了10%~15%、弹性模量则下降了约20%,显示出良好的增韧性能;②自主开发的油基介质下高效冲洗液,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套管及井壁的润湿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冲洗液对界面冲洗效果超过90%,达到了有效清除套管及井壁残留油泥、隔离油基钻井液与水泥浆的效果;③集成应用川渝地区旋流刚性扶正器、漂浮顶替等成熟固井技术实现水平井段有效顶替。纳入试验的3口井固井质量均满足了后期增产作业的技术要求,为页岩气藏水平井固井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2 Vol. 32 (9): 61-65 [摘要] ( 213 ) [HTML 1KB] [PDF 617KB] CEB (207 KB)( 278 ) 66 袁俊亮,邓金根,蔚宝华,谭强,范白涛 页岩气藏水平井井壁稳定性研究 页岩气藏开发采用的井型一般为水平井,在层理发育的页岩地层中钻井一般都存在严重的井壁失稳问题。为此,根据有效应力理论改进了层理地层水平地应力计算模型,并结合川南地区所取岩心进行室内强度实验,选取适当的破坏准则,对比2个地层水平地应力计算模型和水平井眼井周应力状态,得出了页岩气藏水平井坍塌压力随层理面产状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发现:对于页岩地层而言,采用常规的均质地层水平地应力预测模型研究井壁稳定性,低估了水平井的地层坍塌压力;采用改进的水平地应力预测模型计算得出的坍塌压力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沿最小水平地应力方向钻进的水平井,地层坍塌压力在某一地层倾角处存在极大值,更高的倾角反而有利于井壁稳定。研究结论可以为页岩气井钻井设计提供参考。 2012 Vol. 32 (9): 66-70 [摘要] ( 173 ) [HTML 1KB] [PDF 2220KB] CEB (399 KB)( 312 ) 71 马勇,姚坤全,付华才,陈敏,刘德平 非常规条件下超深漏失井尾管固井作业——以云安0027井为例 四川盆地东部云安厂构造云安002-7井Φ177.8 mm尾管固井集超深井、大斜度井、高压气井和窄安全密度窗口于一身。Φ215.9 mm井眼段经长时间、多次堵漏,消耗了大量钻井液(1 418.1 m3),仍未达到常规固井作业的不溢不漏、通井畅通、井眼清洁等要求,已难提高井筒承压能力。井眼状况表现出漏层多且位置不确定、液面不在井口、气层多、钻井液密度高(1.80 g/cm3)、裸眼段长(2 538.28 m)且井眼轨迹复杂等特点。为此,针对下套管过程中的出口不返、不具备分段循环条件、无法排后效、尾管悬挂器可能提前坐挂等技术难点,采取了针对性的下套管作业防阻卡、保水眼畅通以及正注反挤工艺保环空水泥浆对接等三大技术措施,确保了尾管安全顺利下至设计井深。测井解释结论表明:Φ215.9 mm井眼段的高压气层得到了有效封固,固井质量可满足下一步安全钻井作业需要。该井Φ177.8 mm尾管固井的成功为今后类似复杂气井固井作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012 Vol. 32 (9): 71-73 [摘要] ( 220 ) [HTML 1KB] [PDF 690KB] CEB (108 KB)( 188 ) 74 聂翠平,李相方,叶登胜,周正,邹详富 可钻型低频自激震荡脉动固井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气井、小环空间隙等特殊井况下的固井质量缺陷在生产中常见,严重困扰了开发技术措施的实施。近年来,在提高气井固井质量的研究与应用上,能改善环空钻井液顶替效率和水泥浆性能的特殊固井装置备受关注。为此,基于流体自激震荡理论,结合模拟实验测试结果,优化设计并研制了一种井下大排量低频自激震荡方式的可钻型水力脉动发生装置:外径177.8 mm,工作压差0.5~1.5 MPa,工作排量25~30 L/s,压力脉动输出频率约10 Hz;连接结构采用圆螺纹套管接箍卡装方式;牙轮钻头、PDC钻头易钻。并在四川盆地安岳区块Φ177.8 mm尾管固井中得到成功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工作稳定可靠,固井质量显著提高。该装置首次被应用于井眼待继续加深的中间套管固井,拓展了振动固井技术在提高油气井固井质量中的工程应用范围。 2012 Vol. 32 (9): 74- [摘要] ( 206 ) [HTML 1KB] [PDF 531KB] CEB (122 KB)( 169 ) 集输工程 77 班凡生,肖立志,袁光杰,杨长来 地下盐穴储气库快速建槽技术及其应用 我国地下盐穴储气库为层状盐层建库,盐岩品位低且夹层多,盐穴的建槽速度慢,腔体底部抬升较快,不能满足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的需要,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建槽技术加快盐穴储气库的建槽速度。为此,介绍了盐穴储气库溶腔机理,提出了优化造腔参数、扩眼、使用快速工具促溶3种快速建槽技术:①通过数值模拟对造腔循环方式、管柱提升次数、注水排量等造腔工艺参数进行优化;②采用扩眼法加快建槽速度;③应用喷射式、延伸喷射式和软管式3种造腔工具加快建槽速度。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快速建槽技术能够加快盐穴储气库的建槽速度,缩短盐穴建库周期,提高盐穴建库效益。 2012 Vol. 32 (9): 77-79 [摘要] ( 215 ) [HTML 1KB] [PDF 1275KB] CEB (174 KB)( 159 ) 80 陈雨,李晓,李守定 基于盐腔时效收敛特征的密集地下储气库群地面变形动态预测 盐岩具有显著的蠕变特性,盐腔在内外压力相互作用下表现出较明显的收缩性。为了掌握密集地下盐穴储气库群地面变形的动态发展规律,在综合考虑影响腔体收敛的多种时效因素(腔体水溶速率、体积收敛系数以及收敛传递率等)的基础上,对盐腔建腔期和运营期的腔体时效收敛函数进行了合理简化,基于腔体收敛传递假设,推导出腔体收敛传递函数,并结合地面沉降高斯分布规律和变形叠加原理,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密集盐岩地下储气库群地面变形动态预测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盐腔时效收敛特征的密集地下储气库群地面变形动态预测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①地面沉降平均速率会随着时间的增加由大变小并逐渐趋于稳定;②地面计算点距离盐腔中心越近,初始沉降速率越大,其速率降低得越快。 2012 Vol. 32 (9): 80-84 [摘要] ( 162 ) [HTML 1KB] [PDF 1536KB] CEB (279 KB)( 162 ) 85 石磊,廖广志,熊伟,高树生,耿彤 水驱砂岩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气水二相渗流机理 水驱砂岩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的渗流机理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并客观上决定了地下储气库多周期运行的注采效果。为此,针对其储层特征,开展了多轮次气、水互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储气库储层气、水二相渗流特征,分析了储气库储层孔隙空间可利用率的变化规律,并揭示了该类储气库建设及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该类储气库经长期注采运行,水相渗流能力相应增强,导致边水运移越发活跃,储层孔隙空间出现大量残余气、束缚水,气相渗流阻力相应增加,气库扩容及注采效果受到影响;②储气库运行中边水往复运移造成储层空间形成大量死气区,导致储层孔隙空间利用效果变差,库容可利用率降低,储层孔隙空间可利用率介于40%~70%;③该类储气库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应重视储层含水量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水侵对储气库运行效果的影响。 2012 Vol. 32 (9): 85-87 [摘要] ( 183 ) [HTML 1KB] [PDF 735KB] CEB (123 KB)( 162 ) 88 韩玉坤,姚光明,高强,梁馨月,吴晓磊,曾立,罗静,肖盈,刘爱华 多级可拓评价法在储注气油藏筛选中的应用 筛选出既符合改建地下储气库、又能够满足注气驱技术条件的储注气油藏,是油藏筛选评价技术的一个新课题。为此,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地下储气库的建造标准与注气驱油藏开发的基本条件,构建了储注气油藏筛选的多级指标体系,提出了应用物元理论对储注气油藏特征指标进行多级可拓评价的方法:基于可拓学的物元理论建立储注气油藏多级物元模型,引入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与关联度,由综合关联度的大小对多个油藏进行定量评价。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对某油田多个储注气油藏的筛选评价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避免传统方法的评价失效与偏差,能满足储气、注气的双重要求。 2012 Vol. 32 (9): 88-91 [摘要] ( 188 ) [HTML 1KB] [PDF 197KB] CEB (116 KB)( 156 ) 加工利用 92 罗东晓 柴油汽车改用LNG燃料的实用技术及其经济性分析 攻克柴油汽车改用LNG燃料的技术难关,有助于推进清洁燃料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为此,指出了柴油汽车改用LNG燃料的技术关键在于对发动机(包括点火系统)、燃料供应系统以及相应控制系统的改装,提出了两种柴油汽车改用LNG燃料的实用技术:①将原车改装为柴油—LNG双燃料混合供应的掺烧汽车;②将原柴油发动机改装成专用的LNG发动机,使之成为单燃料供应的LNG汽车。在分析了柴油车改装技术的通用性,柴油改装车的适用对象及特点,天然气发动机动力性下降之原因,改装成本、改装技术的成熟度与改装效果,改装后汽车排放指标的变化等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柴油改装车动力性的举措:①利用稀薄燃烧技术增加动力性;②利用进气增压技术增加动力性。最后从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讨论了改装柴油车存在的问题。研究与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装双燃料掺烧车较单燃料车相对来讲技术优势明显,其经济性也高一些,尽管这类改装车因为进入汽缸内的“天然气+空气”混合气较原“柴油+空气”混合气热值低、甲烷火焰传播速度也比柴油低而导致发动机最高功率、动力性和加速性能略有下降,但综合考虑认为,改装车排放效果有改善,发动机功率、扭矩等基本上能满足原车需要,车辆操作、行驶情况正常。经济分析结果则表明:单从燃料成本方面考虑,当LNG与柴油的比价低于0.75∶1.00时,柴油改装车具有经济性;而当比价低于0.50∶1.00时,柴油汽车改用LNG燃料的经济效益更显著。 2012 Vol. 32 (9): 92-97 [摘要] ( 201 ) [HTML 1KB] [PDF 861KB] CEB (203 KB)( 374 ) 安全环保 98 肖钢,白玉湖 基于环境保护角度的页岩气开发黄金准则 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的、储量巨大的能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特殊的勘探开发技术可能带来新的环境风险和挑战,包括大气污染及温室效应、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并会因用水量巨大而导致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为此,在借鉴美国应对页岩气开发所致环境风险对策的基础上,从如何防止大气与气候污染、地下水与地表水污染等方面总结了基于环境保护角度的页岩气开发黄金准则。从技术层面对页岩气开发过程可能导致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范大气污染及温室效应、防止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等相应的对策和监测手段;指出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还应该在现有环境法案框架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这些政策法规应该起到中坚作用。结论认为,我国尚处于页岩气的发展初期,具有很好的实施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因此在页岩气开发伊始就要把环境保护纳入管理体系。 2012 Vol. 32 (9): 98-101 [摘要] ( 172 ) [HTML 1KB] [PDF 242KB] CEB (108 KB)( 260 ) 102 冯连勇,邢彦姣,王建良,姜鑫民,翟圣佳 美国页岩气开发中的环境与监管问题及其启示 受水平井技术及水力压裂技术的推动,美国成为世界上页岩气勘探开发最为成功的国家,但在页岩气开发中存在的许多环境和监管问题成为页岩气进一步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却又往往被外界所忽视。为此,在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美国页岩气开发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包括消耗大量水资源、加剧气候变化、潜在的甲烷泄漏、污染饮用水源、降低区域空气质量等;同时发现监管方面也存在许多矛盾以及不科学之处。基于前车之鉴,针对我国实际提出了以下建议:建立严谨的技术标准,进行可靠全面的评估;建立完整的监管制度;实行严格的保护环境控制措施;采取预防措施,制订预警方案。 2012 Vol. 32 (9): 102-105 [摘要] ( 235 ) [HTML 1KB] [PDF 441KB] CEB (121 KB)( 341 ) 106 谯华平,李程 关于加强油气田公司应急平台建设的思考——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业务范围点多、线长、面广,属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的高危行业,抓好常态与非常态下安全、环保及能源供需的应急平台建设尤其重要而迫切。针对西南油气田公司应急平台试点建设工作,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文献研究等,在分析公司应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应急平台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包括注重上下对接,强化互联互通;注重资源整合,共享系统功能;注重数据传递,展现形式多样;注重监督查处,狠反违章行为;注重舆情监测,确保舆论的客观公正性;注重资源调配,提高保障能力;注重安全保密,确保不失泄密;注重统筹规划,做好分步建设等8个方面。这将有力推动该公司应急工作信息化进程。 2012 Vol. 32 (9): 106-109 [摘要] ( 189 ) [HTML 1KB] [PDF 654KB] CEB (185 KB)( 186 ) 经济管理 110 何润民 构建东北亚天然气国际合作体系 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天然气消费国家(包括中国、韩国和日本)都面临共同的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天然气溢价问题和低碳发展压力问题,建立东北亚天然气合作体系已成为区域内各国的共同愿望,并且具备合作条件。为了呼吁加快东北亚天然气国际合作体系构建,促进东北亚天然气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在分析东北亚地区天然气市场供需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开展区域国际合作的基本理由及基础条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国际合作战略框架体系,即构建天然气资源、管网、技术、定价、金融等合作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通道,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东北亚天然气溢价水平,扩大东北亚地区国际天然气市场话语权和影响力。结论认为,应尽快建立区域天然气国际合作组织。 2012 Vol. 32 (9): 110-115 [摘要] ( 169 ) [HTML 1KB] [PDF 491KB] CEB (159 KB)( 167 ) 新能源 116 李小龙,郑德温,方朝合,葛稚新 微波干馏方法是开发页岩油的有效手段 目前在国内外的油页岩开发技术中,利用微波对油页岩进行干馏的方法逐渐受到了重视,微波干馏法已应用于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当中。为考察微波干馏与常规干馏这两种方法对页岩油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我国桦甸、抚顺、农安、达连河4个地区的油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分析、模拟蒸馏、催化加氢等手段,对比分析了上述两种干馏方式的加工效果。结果发现:微波干馏法所得产物中油含量略低,而气体损失量相对略高,水及半焦产量也低于常规干馏法;但微波干馏页岩油比常规干馏页岩油烃类含量更高,而硫、氮含量低,同时轻组分含量更高,加氢效果也较理想。结论认为:微波干馏法加工的油页岩产品性质较优,该方法是油页岩开发的有效手段。 2012 Vol. 32 (9): 116-120 [摘要] ( 174 ) [HTML 1KB] [PDF 1047KB] CEB (160 KB)( 185 ) 121 陈明燕,靳贤娴,李万俊,张政和 煤层气计量准确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随着我国煤层气的不断开发利用,煤层气的准确计量显得日益重要。目前,煤层气的交接计量主要参考天然气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由于没有依据煤层气的特点形成专门的标准规范煤层气的计量,影响了煤层气的计量准确度。因此,详细分析煤层气计量准确度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煤层气计量的准确度以及制定煤层气计量标准具有重要意义。借鉴湿天然气计量的经验,通过研究认为,影响煤层气计量准确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煤层气的气质条件(如水分、煤粉杂质等)、环境因素(压力、温度、脉动流、旋转流等流态畸变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计量管理和计量人员的素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①工艺处理中增加除湿降杂的流程;②采取保温措施;③减小流变畸变的影响;④加强计量管理;⑤关注新型流量计的研制。 2012 Vol. 32 (9): 121-124 [摘要] ( 213 ) [HTML 1KB] [PDF 241KB] CEB (115 KB)( 2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