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集中供气,“供”出新天地
责任编辑:icynet    浏览:2923次    时间: 2016-06-30 22:34:50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沼气集中供气,给村民带来实惠、方便、洁净的幸福生活,倍受农村群众欢迎。但是,沼气池讲究“三分建七分管”。前些年兴建的户用沼气池,正是因为运营成本的压力以及维修管护的问题,导致近年来农村用户急剧减少。那么,带来集中供气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如何克服这些..

分享到:

沼气集中供气,给村民带来实惠、方便、洁净的幸福生活,倍受农村群众欢迎。

但是,沼气池讲究“三分建七分管”。前些年兴建的户用沼气池,正是因为运营成本的压力以及维修管护的问题,导致近年来农村用户急剧减少。那么,带来集中供气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如何克服这些棘手的难题呢?

记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我省近几年来在加强政策引导、项目支持的同时,探索运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引进沼气专业公司,鼓励他们以“公司+服务网点+农户”模式,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破解了以上难题,让越来越多的农户用上了清洁、高效的沼气能源。农村集中供气,闯出市场运营新机制

农村沼气建设,一直深受党和国家的关注。自2003年国家启动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7年将农村沼气建设列为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一时间,我省农村沼气建设高潮迭起,成就斐然。

但是,沼气一旦有故障,更换配件和维修很难,沼气池还要勤加料、勤出料,用起来很麻烦。因此,一度是“香饽饽”的沼气池,逐渐在许多农户眼里沦为了“摆设”。

武威市农村能源办负责人介绍说,从2004年开始到2014年,武威市户用沼气池推广了5万户。目前,相当一部分都没有使用。

为了解决户用沼气池的管护问题,武威市曾经建了240多个村级服务网点,一个服务网点配置一两名技工,但由于运行起来成本太高,部分服务网络现已名存实亡。

(转3版)

(接1版)

与户用沼气池建设管理中政府主要唱主角不同,在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过程中,我省让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采取商业化运营、企业化维护管理,更好地解决了后续管护服务问题。

负责凉州区双城镇南安新型社区供气的业主,是武威绿色家园玻璃钢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王虎山给记者分析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能源消耗也日益增大,沼气集中供气商品化前景广阔。在他看来,集中供气,不但节省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成本,而且有效解决了农村养殖环境污染问题,还极大改变了农民的观念,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和文明素质。

因此,他们公司不但已经为南安新型社区建了大型沼气集中供气站,而且,目前还分别正在凉州区双城镇幸福社区和河东镇汪家寨社区各建2000方沼气站,让村民像城里人用天然气一样用上沼气。

王虎山告诉记者,沼气集中供气从安装、使用到管理、维护,他们公司全部借鉴天然气公司的运营模式。譬如说,沼气站集中供气的管网是用天然气管道按照天然气标准铺设的;像天然气一样,农户使用沼气,也按流量计费,每立方米收取2元;沼气无色无味,如果泄漏就会发生爆炸,他们也像天然气公司一样,在沼气中混入臭气,一旦发生泄漏,便提醒用户立刻报修。

瞅准了这一市场,在双城镇小果园村,村民张快义现在也建了一个小型沼气工程,给村里125户村民集中供气。

在农村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过程中,我省也深刻地认识到,政府不能“越位”,但也不能“缺位”。沼气站前期投入和管理维护成本都较高,近年来,我省出台了相应政策措施,提高补助标准,扶持了集中供气项目的持续发展。

现在,仅庄浪县水洛河畔,依托大中型养殖场,已经发展了10家集中供气项目。

农村集中供气,串起循环农业“金链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大中型沼气工程来说,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一般来说,供气站运行初期,很难达到设计规模的供气户数,实际用气量少。在武威绿色家园玻璃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虎山看来,这种“大马拉小车”的模式,使得他们公司如果仅靠供气,运营效益并不大好。

集中供气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倘若赔本赚吆喝的话,那么前景在哪里?针对记者这一问题,王虎山介绍说,除了加强营销外,他们还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使沼渣、沼液充分开发利用,将其制作成有机肥,有偿提供给当地规模种植场、种植大户,成了盈利增长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现在,舌尖上的安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农产品生产是第一车间,源头安全了,才能保证后面环节安全。近年来,沼渣、沼液作为优质的生态有机肥料,已成为提升蔬菜和果品品质、增加收入的“新武器”,倍受种植户青睐。

“我们生产的乳瓜,用沼渣追肥、沼液喷施,既减少了肥料支出成本,又防治了蔬菜病虫害,所生产的乳瓜产量高、口感好,特别好卖。”凉州区四坝镇沼然有机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发告诉记者,合作社社员用沼液、沼渣种出来的乳瓜品质好,每公斤比普通的高5角钱。

杨发说,他们合作社现在主打的蔬菜品牌名字就叫“沼然绿”,含义就是依托沼气,回归自然,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凭着这一核心竞争力,他们生产的乳瓜,去年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绿博会金奖,也拿到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A级产品证书,是全省乳瓜行业为数不多通过认证的绿色产品。

农村沼气上连养殖业、下接种植业,串起了一条循环生态农业链。现在,南安新型社区大型沼气集中供气站生产的沼液、沼渣,供不应求,卖到了武威市凉州区中坝、羊下坝、四坝镇的日光温室,以及下双镇的千亩日光温室园区,还有武南镇亚兰公司采摘园。

王虎山算了笔账,如果他们现在一期工程1000方沼气工程能够满负荷生产,一天就能生产40吨左右的沼液、沼渣,按现在一吨最低40元左右算,一年就能挣30多万元。

“农村沼气集中供气模式,既为农民提供优质生活用能,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推动有机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还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了低碳经济发展,堪称一举多赢,是农村沼气建设的‘二次革命’,也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省农村能源办主任李刚说。

李刚表示,“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适应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居住方式、农民用能方式的变化,进一步提升沼气集中供气能力,进一步扩大集中供气覆盖面,进一步提高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进以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发展,推动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发展。通过扶持有能力的沼气工程业主或专业沼气公司采取委托经营、收购兼并等多种形式,跨区域建设、经营多个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着力培育发展规模化、管理专业化、运营市场化的农村沼气集中供气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向规模发展、综合利用、科学管理、效益拉动的方向转型升级。

“期盼上级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尽快让更多的农村群众享受到沼气建设‘二次革命’的成果。”李刚说。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