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2010年 30卷 3期(一)
责任编辑:hao 浏览:33090次 时间: 2010-06-29 09:39:05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1 康玉柱 中国古大陆形成及古生代演化特征 中国古大陆形成及古生代演化是当代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经地质学家们多年研究,结合近年来大陆钻探和各大盆地深层油气勘探取得的新进展,认为中国古大陆形成经历了陆核形成、陆核增生及陆块(地块)形成等3个阶段。..
1 康玉柱 中国古大陆形成及古生代演化特征 中国古大陆形成及古生代演化是当代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经地质学家们多年研究,结合近年来大陆钻探和各大盆地深层油气勘探取得的新进展,认为中国古大陆形成经历了陆核形成、陆核增生及陆块(地块)形成等3个阶段。自南华纪以来的演化经历了4大阶段:①南华纪—中奥陶世的裂陷—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②晚奥陶世—中志留世的俯冲消减挤压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③晚志留世—泥盆纪的碰撞造山挤压克拉通及前渊盆地演化阶段;④石炭纪—二叠纪的拉张—挤压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上述古生代4大演化阶段为中国古生界大油气田(藏)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地质条件。 2010 Vol. 30 (3): 1-7 [摘要] ( 184 ) [HTML 1KB] [PDF 1468KB] CEB (338 KB)( 146 ) 地质勘探 8 张延充,彭才,杨雨,梅燕,王身建 四川盆地飞仙关组高能鲕滩储层地震层序识别 四川盆地泛开江—梁平海槽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对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的演化和鲕滩储层的分布有着明显地控制作用,也因而决定了鲕滩气藏的分布。鲕滩储层的发育与沉积前的古地貌密切相关,台缘高能鲕粒滩储层是飞仙关组最重要的储层,寻找有利的古地貌和高能鲕滩储层的关键是识别出飞仙关组早期高位域与晚期高位域的沉积特征。利用地震层序预测技术,将四川盆地飞仙关组飞一段至飞三段划分成4套四级地震层序,利用地震层序分析方法研究飞四段沉积前各地震层序顶界古地貌格局、高能滩相的发育特征及迁移规律特征。从空间上直观地了解不同时期古地貌的变迁情况,从区域上识别晚期高位域高能滩储层发育的层段及所处古地貌位置。结论认为:飞仙关组早期沉积是早期高位域的欠补偿沉积,而非晚期高位域的快速充填沉积。实钻证实,地震层序预测技术适用于勘探开发程度低的地区,可有效提高鲕滩储层的钻探成功率。 2010 Vol. 30 (3): 8-11 [摘要] ( 151 ) [HTML 1KB] [PDF 1662KB] CEB (682 KB)( 102 ) 12 唐家琼,郑永,熊驰原,庞江平,韩贵生 气体钻井的录井监测方法 由于气体钻井循环系统的流体介质改变——由常规的液态变为气态,致使传统的录井方法无法适应,表现为:①粉尘状岩屑采集困难且样品质量很难满足要求;②因出口样气中粉尘掺混,易产生管路堵塞,影响气测分析结果的精度;③综合录井仪原有的密度、电导率等参数无法监测,切断了地层流体信息识别和井下工况异常的及时报警。针对这些难题,通过现场调研和探索,分别研制出“岩屑自动取样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和“气体钻井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气体钻井连续、自动录取岩屑,提高了钻井地质剖面的符合率;实现了样品气的连续、干燥、无尘获取,确保了气测分析精度的需要;在出口管线的适当位置加装湿度和硫化氢等集成传感器,实现了气体钻井出口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工程、地质异常的预警,为安全钻井施工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该方法与技术经现场多口井应用与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并申请了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2010 Vol. 30 (3): 12-15 [摘要] ( 154 ) [HTML 1KB] [PDF 1194KB] CEB (278 KB)( 85 ) 16 李军,王世谦 四川盆地平昌—阆中地区侏罗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对策 四川盆地平昌—阆中地区具有十分有利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但其油气勘探潜力长期被低估。通过对沉积、生油、储集及压力条件等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中下侏罗统具有大面积连续型油气聚集成藏的特征:①早中侏罗世处于湖水广布的繁盛期,烃源岩与储集岩交互叠置;②烃源岩质优、层厚,已大量生烃;③砂岩和介壳灰岩储层致密,且发育泥页岩油气层;④溶蚀孔洞缝的发育使致密储层的储集性能得到有效改善;⑤油气层普遍高压,油气连续型聚集成藏。因此,若在该地区遵循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思路,针对滩坝砂岩和介壳灰岩致密储层,采用水平井、加砂压裂等工艺技术,则有望实现侏罗系油气勘探新的突破。 2010 Vol. 30 (3): 16-21 [摘要] ( 162 ) [HTML 1KB] [PDF 1049KB] CEB (345 KB)( 122 ) 22 蒋裕强,漆麟,邓海波,王毓俊,蒋婵,罗明生 四川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四川盆地侏罗系已发现以盆地中部(简称川中)为主体的多个石油富集构造。对四川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①烃源岩条件好,资源量丰富;②储层物性差,但大面积分布,储盖组合优越;③圈闭类型多样。通过开展成藏模式研究,指出了有利勘探区域:①川中平缓构造区油藏分布不受构造控制,高能介屑滩、砂体叠加区及裂缝发育带是石油富集的主控因素,具备大面积低渗透油藏叠加连片分布的特征;②川东褶皱带向斜区侏罗系地层保存完整,成藏条件与川中基本相似,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③龙门山、大巴山冲断带前缘可能发现多种类型的油藏或油气藏。建议开展老油田的挖潜工作,同时加大对川中北部及川东向斜区的勘探,寻找原油持续稳产的接替区域。 2010 Vol. 30 (3): 22-26 [摘要] ( 163 ) [HTML 1KB] [PDF 1524KB] CEB (379 KB)( 1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