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2010年 30卷 6期(七)
责任编辑:hao    浏览:39723次    时间: 2010-06-29 09:45:34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集输工程 84 王红霞,李娜,张璞,许茜,王遇冬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集气站标准化设计 工程设计是地面工程建设的关键,煤层气田“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技术是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段的集成创新。介绍了沁水盆地煤层气田集气站的标准化设计,指出该标准..

分享到:
 

 集输工程
 
  84 王红霞,李娜,张璞,许茜,王遇冬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集气站标准化设计 
  工程设计是地面工程建设的关键,煤层气田“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技术是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段的集成创新。介绍了沁水盆地煤层气田集气站的标准化设计,指出该标准化设计是根据煤层气田总工艺流程和地面工艺技术,并结合近4年来开发建设及现场运行情况所总结出的一套通用、标准、适用于该煤层气田集气站建设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文件,其核心是“四统一、一和谐”,即:统一工艺流程、统一设备选型、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单体安装尺寸,保持平面布置与当地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集气站功能统一,操作统一。依据标准化设计可提前对站场设备、材料进行规模化采购,方便预制和组配,确保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和安全,加快了沁水盆地煤层气田的建设步伐,对该煤层气田的其他区块和国内类似煤层气田的开发设计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2010 Vol. 30 (6): 84-86 [摘要] ( 24 ) [HTML 1KB] [PDF 214KB] CEB (78 KB)( 12 ) 
 
 87 薛岗,许茜,王红霞,王遇冬,杨光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地面集输工艺优化 
  煤层气在气质组分、赋存条件、生产规律等方面均不同于常规天然气,具有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的特点,国内还没有大规模整体开发的经验可以借鉴,煤层气地面开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多困难。为此,介绍了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单井进站方式、增压工艺及压力系统优化等地面集输工艺的优化技术,总结了优化设计经验,并提出了针对国内煤层气田开发建设的标准化、统一化、数字化3点建议,对国内其他煤层气田及类似气田的开发有借鉴作用。
 
  2010 Vol. 30 (6): 87-90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960KB] CEB (127 KB)( 9 ) 
 
 91 许茜,薛岗,王红霞,王遇冬,李倩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采气管网的优化 
  煤层气田开发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的产业,因而“低成本、大规模开发”成为开发沁水盆地煤层气田的重要战略。为此,重点介绍了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煤层气水合物防治技术、低压输送不注醇集气工艺、多井单管串接技术、低压采气管网管径的确定、新型材料聚乙烯管(PE管)和柔性复合管的应用等采气管网优化技术。该配套技术的成功应用,优化简化了采气管网建设,有效控制了采气管网投资,为我国煤层气田的工业化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借鉴。
 
  2010 Vol. 30 (6): 91-93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710KB] CEB (116 KB)( 6 ) 
 
 
 加工利用
 
  94 杨仲卿,张力,唐强,郭名女
  超低浓度煤层气在流态化蓄热装置中的燃烧特性 
  超低浓度煤层气中甲烷 体积分数低于5%,常规技术很难加以利用,而含有石英砂颗粒的流态化蓄热装置对超低浓度煤层气的燃烧利用提供了平台。为此,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含有不同甲烷浓度的超低浓度煤层气在流态化蓄热装置中的燃烧特性,并和绝热燃烧时的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燃烧特性、蓄热特性、氮氧化物生成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态化蓄热装置在煤层气的体积分数不低于3%时可以维持燃烧;与采用绝热工况相比,采用蓄热颗粒之后,燃烧反应向布风板方向移动,并主要发生在蓄热颗粒组成的床层以内;燃烧后氮氧化物排放量极少。
 
  2010 Vol. 30 (6): 94-97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1098KB] CEB (153 KB)( 10 ) 
 
 98 钟立梅
  煤层气脱硫新方法研究 
  利用煤层气之前必须预先脱除其中的剧毒腐蚀性气体——硫化氢,但传统干法、湿法脱硫存在能耗大、脱硫剂难再生等缺点。为此,研究了将传统干式吸附与湿式吸收相结合的新脱硫方法,制备了新脱硫剂,并考察了其脱硫效果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涂渍一定浓度吸收剂的新脱硫剂较之吸附剂载体,比表面积和孔容都减小,微孔消失,但脱硫性能却大大提高,可实现对硫化氢的完全脱除,并且吸收剂浓度越高,穿透时间越长;新脱硫剂再生性能良好,常温下甲烷气体吹扫即可在短时间内把硫化氢浓度吹至很低。该脱硫新方法脱硫性能好、再生容易,可进一步应用于工业过程,实现煤层气的常温、低压、低能耗脱硫操作。
 
  2010 Vol. 30 (6): 98-100 [摘要] ( 18 ) [HTML 1KB] [PDF 1237KB] CEB (187 KB)( 5 ) 
 
 101 孙婷婷,周迎春,张启俭,李昊,齐平
  煤层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催化剂研究 
  煤层气转化制合成气工艺的生产成本低、能耗小,对减轻全球性温室效应具有一定的作用,是煤层气利用的较好方案,但该反应存在催化剂积炭严重易失活等问题。为此,采用Ni/MgO—Al2O3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CO2重整CH4制合成气反应的研究,系统地考察了载体制备方法、MgO含量、焙烧方式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并采用N2物理吸附和XRD检测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催化剂载体,当MgO含量为4%,在550 ℃流动空气环境里焙烧4 h后所得到的催化剂10%Ni/4%MgO—Al2O3用于煤层气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CH4和CO2的转化率分别可达到82%和92%,且反应6 h内转化率没有降低,催化剂未发生积炭现象,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都较好。
 
  2010 Vol. 30 (6): 101-105 [摘要] ( 23 ) [HTML 1KB] [PDF 1747KB] CEB (234 KB)( 18 )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