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可燃冰或导致生态灾难(三)
责任编辑:icynet    浏览:21841次    时间: 2015-05-31 22:39:58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海底山脉中发现了约850个物种,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适合深海环境的特有物种,尤其在海底“黑烟囱”周围,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密度可与热带雨林相媲美。(以上段落摘自《化石能源起源论》第十章第三节)可燃冰晶体存在于温度、气压下,靠近海床外部的可燃冰达到一定量时就..

分享到:
海底山脉中发现了约
850个物种,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适合深海环境的特有物种,尤其在海底黑烟囱周围,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密度可与热带雨林相媲美。(以上段落摘自《化石能源起源论》第十章第三节)

可燃冰晶体存在于温度、气压下,靠近海床外部的可燃冰达到一定量时就跟海水反应了,跟海水反应以后就形成了碳酸盐,成份和大理石一模一样,随着反应的增多,就形成了碳酸盐岩,在南海的科考活动中,发现了大量的由可燃冰生成的自生碳酸盐岩,其面积约为430平方公里,另一部分靠近海床的可燃冰也因压力温度的不足而自行分解为甲烷和水,这些水分子携带了可燃冰的温度而明显与海水温度形成差异,不断流淌出来就形成了海底冷泉,而析出的甲烷被噬甲烷菌吸收,又吸引了食用菌类的蛤类、盲虾、蠕虫等其它生物,就形成了一个自养生物群落,被称为冷泉生态系统

所以说,可燃冰层在不断释放着甲烷  ——第一号最简单有机物,就出现了碳酸岩、珊瑚丛、微生物及依此而生存的生态群落。由此天长日久,随着各种客观条件的满足构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而神奇的生物圈。

冷泉生态系统生物链:

甲烷——噬甲烷菌——管道蠕虫或珊瑚---小鱼小虾

戴宣认为,甲烷就是构建有机生命体的最初、最基本单位,是启动个体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物质。尽管有机物种类繁多,已达叁佰多万种,碳氢化合物即烃类却是有机物的母体,而烃类中最简单,排行第一的甲烷则是烃家族中最初的奠基石。大家都知道,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尤其是相对不稳定的有机物,无论经过多繁复而美丽的反应过程,当生命逝去时,一切又还原、恢复到最简单的初始——甲烷或其它简单烃类,这也是人们认为石油是由生物遗体变化生成的根本原因。在高中的化学课本中,学习有机物的第一章即是《烃》,而在《烃》中讲述的第一种化合物即是甲烷,它是由无机物变成有机物最重要的过渡,一切有机物始于此亦终于此,它完成一个有机反应的轮回,既是初始,又是终结,可见甲烷之于生命历程的重要。如果说氢元素是产生星体物质世界的基础物质,那么甲烷就是产生有机物乃至构建生物圈的最基础物质。

所以,教科书中有一句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烃,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

不同的观念导致不同的结果。按照戴宣新发现的可燃冰在自然界的应用,它是很多动植物赖以为生的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物质,是诸多生命的依持之本,亿万年来厚积薄发,维护无数个生态系统生生不息的运行。如果人类将其挖掘出来做能源使用,大海深处的珊瑚丛会不会枯竭,依托可燃冰发展的冷泉生态系统会不会灭绝,这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把旧地壳推到深海底的地表之下从而将它们消灭,同时将大洋中山脊分布地带火山活动喷出的熔融物质转变成新地壳”,按照大宇宙百科全书中权威专家的这个说法,每一块陆地都是从海底上升上来的,那就意味着海底覆盖率占10%的可燃冰在上生成陆地的生态系统中能继续发挥作用。随着大陆版块的上升,生态系统的生物链发生了改变,但是,嗜烃菌产生的菌体蛋白被植物吸收养育整个生物链的程序并不会改变。

随着地质变迁,可燃冰在纵深的地幔的涌动中一直发挥它的功用。为一个又一个生物圈提供最基本原料,长养生态系统中无数生命。它是色彩绮丽的海底珊瑚丛;陆地上蓊郁苍翠的茂密森林;整齐划一的碧绿麦田;高山上严寒中盛开的雪莲花……可以想象出,假如人类现在就把可燃冰挖掘出来,当这块陆地升抬起来后,还能不能构建出美丽富饶的平原,水草丰美的高原,是绿洲还是荒漠,这将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题。


美丽的生态系统和可燃冰有关,您相信吗?

据测算,甲烷一旦大量进入大气层,它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排放1吨甲烷就相当于排放25吨二氧化碳。而可燃冰矿藏即便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目前的地球变暖使温度上升了0.8,这一变化正在对海洋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可燃冰的离散而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此外,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灾害。经调查研究证明,在美国大西洋大陆边缘发生的多次滑坡几乎都与可燃冰矿层的断裂有关。 所以,即使开采陆上永久冻土层中的可燃冰时,永久冻土层熔化也会引起地盘的下降,这一定是在开采前需要探讨和规避的问题。

基于以上论述,戴宣认为,可燃冰最好不要开采。很多时候,牵一而动百。人类涉足亿万年没有碰触到的处女地,会不会出现一连串的问题,我想没有人敢打这个保票。我们有足够的阳光、风力、潮汐等自然界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可以利用这些能源进行开发利用。为什么要用有机物最基础单位作为能源呢?能源可以寻找替代品,而生态系统的根基、生物链底端的众多微生物赖以维生的甲烷及其衍生烃类无可替代。在戴宣的《化石能源起源论》一书中,把以甲烷及其衍生物的烃类作为构建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物质,养育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被撬动移走,它还能发挥原有的功用吗?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珊瑚丛枯萎了!当大海被掏空,生态系统急剧恶化,人类得不到大自然赐予的食物时,能源对我们的重要性,比之于食物对我们的重要性来说,是不可等同的。我们可以不坐汽车,但不能没有食物。以破坏生态系统作为代价获取能源,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不仅今生遭受生态系统恶化的痛苦,还会贻害子孙后代。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