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去年年底,我国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喜讯频传:2011年11月29日,全国首个LNG行业组织——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液化天然气分会在京成立;11月30日,烟台港集团与中海油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合资建设山东浮式LNG接收终端项目;12月27日,大连LNG接收站正式投入商业..
去年年底,我国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喜讯频传:2011年11月29日,全国首个LNG行业组织——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液化天然气分会在京成立;11月30日,烟台港集团与中海油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合资建设山东浮式LNG接收终端项目;12月27日,大连LNG接收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向沈大线管网全量供气;12月28日,杭州首个应急气源站——西部LNG应急气源站开始试运行……与此同时,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宁夏、河北等地的LNG项目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目前,我国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需求增长有所放缓,但是天然气需求急剧增加。尽管中国LNG行业起步稍晚,但是LNG从资源开发到利用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包括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等企业,纷纷瞄准了这块后石油时代的大蛋糕。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秘书长洑春干说:“LNG的运营模式是把液化厂生产的LNG和接收站进口的LNG通过专用汽车、火车或内河沿海的小型船舶运输到使用天然气的末端用户。相较管道天然气,LNG的运输比较灵活,越是管道到不了的地方,LNG越有市场。” 顾安忠告诉记者,全球LNG工业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当时的能源危机中由日本驱动,当时年增长率相对平稳,约为2.5%。到了21世纪初,由于环保等原因,全球LNG市场年增长率达到4%~5%。特别是近年美国大力推进联合循环发电,天然气需求量大增。2003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为2.6万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将达5.1万亿立方米,其中LNG占有相当的比例。LNG国际贸易也已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一个热点,贸易量连年高速增长。在全球天然气贸易量中有7%是通过LNG的方式来进行的,2010年全球LNG贸易量达到了2.188亿吨,比2009年增加了22.6%。 近年来,美、日等经济大国LNG需求量持续上升。日本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在2010年6月,日本更新能源战略计划,天然气被确定为快速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能源。自去年3月份地震发生后,日本LNG进口骤增。日本官方公布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份,日本LNG实际进口量是700万吨,同比增长了21%。由于LNG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少,而且供应比较稳定,日本将继续保持对LNG的高需求量,并将其作为替代核电的重要能源之一。 美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每年消耗全球1/4的天然气产量,其LNG产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在本世纪初,由于供应跟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美国开始从北非、中东进口部分LNG,以满足其20%的需求缺口,从天然气少量出口国变为了进口国。美国至今约有100个调峰LNG装置,每个接收站年税收额达45亿美元,而计划要建的LNG接收站多达50个,这些接收站大多建在天然气消费中心的附近,保证了天然气的稳定供应。 据了解,我国已建LNG液化厂主要气源来自国内陆上和海上零散的小型气田、煤层气以及新兴的煤制气。顾安忠表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已建和在建的LNG工厂有40多座,投入运行的有20多座,年总产能为250万吨。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国LNG工厂年总产能将达到750万吨。另外,我国还有多座在建和拟建设的LNG液化项目,单座容量都有增大的趋势,设计规模在200万~300万立方米/天。 专家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LNG总液化能力将达到430万~500万吨/年。其中,煤层气液化能力将达到140万吨/年,煤制气液化能力达到200万~280万吨/年。随着煤制气工艺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在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辽宁、山东等煤炭资源丰富省区将陆续上马多个煤制气项目,2020年我国煤制气产量有可能达到220万~700万吨/年。 “十二五”期间,我国煤层气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非常规天然气将为LNG工厂提供丰富的气源,应用前景被看好。近期,我国很多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LNG装置和建造在海上浮式LNG装置项目都在筹划中。这些项目大多采用小型LNG装置,以适应分散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以及海上平台有限的空间。随着全球对非常规天然气的逐步重视,这些小型LNG装置也将很快发展起来。 在LNG储气方面,顾安忠介绍说,“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集中建设3个国家级储备基地,新建LNG储备150万吨/年满足中部、南部调峰、应急需求;结合中东部重点城市用气情况,在广州、潮汕、南京、安庆、武汉、胶东、天津等沿江沿海城市和地区布置一批中小LNG应急储罐,合计规模在25万吨左右。到2020年,新建LNG储备规模达300万吨,分散建设44个16万立方米的LNG大型储罐。根据城市用气情况,结合LNG大型储罐建设,灵活建设一批中小型LNG城市应急储罐,新增LNG规模50万吨左右。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建成5个进口LNG接收站,在建3个。“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建进口LNG接收站17座,年接收能力在6500万吨左右。 顾安忠告诉记者,LNG用于调峰有较强的灵活性,不仅适用于季节性调峰,也适用于日调峰,一般小型LNG应急调峰储备站的储存天数为5~7天,而且它对选址没有太多的限制,可根据供气调峰和应急供气的需要建在供气管网的合适位置。目前我国LNG用于天然气应急调峰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气源、储备模式、价格、投资渠道等方面存在制约。顾安忠认为,LNG用于天然气应急调峰储备是缓解城市天然气安全供气的重要途径,应争取在近几年内使建设的储气库工作容量保持在国内天然气总消费量的10%~15%,使之达到或超过国际平均容量的11%。尤其在一些特大或大型城市附近,应适当建立必要的安全应急战略储备气库。 据了解,截至目前,在用作城镇应急调峰储备气源方面,我国已投入运行的大型LNG储备、应急项目主要有上海五号沟LNG安全应急项目和深圳LNG应急储备项目;城市自建天然气液化装置的储存应急项目有南京LNG项目和合肥LNG项目;而且还有30多个城市在规划或建设LNG储存气化项目。 与柴油相比,LNG发动机排放的氮氧化物只有柴油发动机排放的25%,碳氢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分别只有32%和12%,颗粒物排放几乎为零。相同功率的发动机,使用LNG燃料比使用柴油可节省燃料费用30%,因此LNG是公认的理想清洁能源之一。作为替代燃料应用在汽车、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对国家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业内人士介绍说,目前LNG汽车发展的三大条件——气源供应充足、加气站密度和数量提升、供气系统及汽车制造商技术进步,均已相对成熟,国内LNG汽车将迎来爆发性增长期,预计未来3年国内LNG重卡和客车需求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40%。 近年来,我国LNG燃料汽车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国内已经有新疆、山西、内蒙古等地的LNG重型卡车及北京、杭州、深圳、乌鲁木齐、昆明、海口、湛江、张家口等城市的LNG公交相继投入了运行,而且这一城市群体还在迅速扩大。 2011年陕汽集团天然气重卡全年销售突破2000辆,比上年增长33%。除陕汽之外,目前包括北奔、重汽、东风、福田欧曼、上汽依维柯红岩、华菱等重卡企业亦已加紧布局天然气重卡市场。 对LNG燃料汽车发展进度影响最大的是配套LNG加气站的建设。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及新疆广汇、新奥燃气、中国港华燃气、华润燃气等一批公司相继进入了LNG替代汽柴油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并相应作出了3~5年建设LNG汽车加气站、生产LNG公交汽车和重型卡车的规划。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年,全国天然气汽车(LNG汽车与CNG汽车)的产量规模可达120万辆/年,届时全国要建成车用天然气加注站约12000座。 顾安忠介绍说,目前我国在LNG火车与船舶方面的尝试已经起步,尽管还没有以LNG作为燃料的商业化运行实例,但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此外,LNG在工业炉窑、焊接切割等行业中的应用也正在逐步展开。 据了解,目前国外在LNG相关标准建设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几乎涵盖了LNG生产、运输以及使用的全过程。以美国为例,目前实施的主要标准有《LNG设施》、《LNG生产、储存和装运》、《车载燃料系统规范》、《装卸LNG和液化危险气体的码头施设》、《安全区航海控制区》等。对此郭宗华建议,我国的LNG标准体系建设要努力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借鉴适当条款。标准应强化本质化安全设计,尽量减少防火间距,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到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 据了解,2011年8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了《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首次对我国LNG加气站的行业标准进行了规范,并于1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目前《天然气液化工厂设计规范》、《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等标准已经开始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