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日前,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奉贤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评审结果的公示》,经评审专家组综合打分排序,此次参与竞争配置的5家主体中,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力”)和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能环保”)组成的联合体排名位居首位..
日前,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奉贤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评审结果的公示》,经评审专家组综合打分排序,此次参与竞争配置的5家主体中,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力”)和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能环保”)组成的联合体排名位居首位,为推荐业主。 作为我国首个竞争性配置海上风电项目,奉贤项目对其他省份的海上风电竞争配置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尤其是配置方案和具体评分标准,将对后续竞争配置项目产生示范性影响。同时,对于该项目的竞争配置和评分结果预测,也一度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为能够更加直观对方案进行了解,记者对奉贤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合方案及评分规则逐条进行了梳理,并通过采访业内专家以及参与投标的企业,综合各方观点,将其整理如下: 一、科学合理的规则是基础 记者梳理发现,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于7月4日印发的《奉贤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严格按照今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及所附《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指导方案(2019年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中规范的指标维度进行,同时进行了适当细化。 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整体上是科学、合理的,从评价内容和标准设置来看,对开发企业能力、设备先进性、实施方案以及电价水平进行综合评分,符合国家提出的既鼓励技术进步又促进成本下降的整体要求和方向,确保结果能够做到优中选优。” 1、企业能力是项目成功实施的根本保障 根据《指导方案》,奉贤项目将企业能力作为首要的竞争要素。评分细则当中将企业的投资能力置于首位,占比6分。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这样设置,主要是考虑到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巨大,动辄数百亿的工程建设投资,并不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不强的中小型企业。虽然这一门槛使众多企业无法跨越,但也是合情合理的。从投资能力来看,递交申请的5家企业及联合体基本实力均在伯仲之间。 企业技术能力同样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占据6分。具体评价方式是依据企业所获得的与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和运行相关的国家级奖励或者发明专利数量进行给分。对此,业内专家向记者认为,专利和国家级奖励虽然是一个企业技术实力的体现,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代表或者完整反映企业技术实力,但目前这也许是最客观可评估的指标,也更能保证结果的公平性。 除了上述条件外,评分细则对企业的资质业绩给予高度重视,占据13分之多,也直接反映出海上风电项目的复杂性和经验积累的重要性。 资料显示: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旗下重要的上市公司之一,其在华东地区建成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总容量超过100万千瓦;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也是国网辖下集体企业新能源专业开发公司,2010年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百兆瓦东海大桥近海风电示范项目,2006年投运中国首个并网兆瓦级祟明前卫太阳能电站,2003年在率先建设了上海第一座陆上奉贤海湾风电场,其在上海建成运行海上风电项目总容量20万千瓦,本次与电力股份强强组成联合体;申能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的国有独资企业,2018年已经投运20万千瓦的临港海上风电项目;华能集团近年来加速了在新能源尤其是海上风电领域的投资,截至2018年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约30万千瓦;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风电行业头部开发企业,在华东地区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超过100万千瓦;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总容量约15万千万,其母公司中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A股挂牌上市,是中国首家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电力企业。可以说,各家企业虽各有千秋,但实力上也是旗鼓相当,要想在这几个实力派中胜出,关键还是看前期工作开展的细致化程度。 此外,关于企业资质和业绩部分的设计,也被部分人诟病为含有地方保护色彩。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各省市已经出台的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方案中,都设置了地方业绩相关条款,国家能源局2019年发布的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指导方案也明确可以设置地方业绩分值,充分考虑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复杂,对当地海域和环境的熟悉程度也会影响后期开发进度和开发质量。“实际上,上海没有迫使企业去用产业换资源,比起很多省份的做法,根本谈不上地方保护的问题,况且上海电力和上海绿能并不算是上海的企业,而是央企,又谈何地方保护呢。”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 2、设备先进性是项目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的基础 无论是经济性,还是技术先进性,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都是全球公认的趋势。除了发电量的提升,大功率风机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在同样的装机规模下,单机功率越大,所需安装的风机台数越少,带来的是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的降低。例如,海上风电运维占到整个项目生命周期成本25%至30%,风电场风机台数越少运维成本越低。因此,在集约化用海、降低施工投资成本、降低后期整场运维成本、提高收益等方面,大容量机组无疑具有天然优势。 在这方面,我国已经略落后于欧洲,2019年欧洲核准及在建的、整体容量排名前十的海上风电场均采用了7兆瓦(含)以上容量风机,其中,全球首个零补贴海上风电场-荷兰Hollandse Kust Zuid 1&2 海上风场将采用10兆瓦容量的机组;而德国900兆瓦 He Dreiht风场将可能采用13兆瓦至15兆瓦容量的机组。大容量机组加上大扫风面积,才能在风速条件并不突出的上海海域获得更好的发电效率。 此外,作为降本增效的主要措施之一,设备的智能化也是国家鼓励的方向。评分细则中对设备先进性给出的具体界定,充分考虑了上述关键技术要素,同时也客观地兼顾到了我国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5兆瓦以上海风电机组早已实现了商业化运行,多家企业生产的6兆瓦机组也投入商用,并可以起到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以评分表里对5兆瓦机组给3分,6兆瓦及以上机组给满分5分,鼓励的倾向非常明显。 3、实施方案是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 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实施方案包括风能资源高效利用、风电场智能化设计、退役及拆除方案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等维度。奉贤项目评分表在此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明确,涉及资源和场址利用、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外部适应性方案等。其中,外部适应性方案非常具有现实性,要求“对前期工作涉及相关利益协调和各部门管理要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最高得5分”。众所周知,海上风电项目开发涉及的相关利益方众多,需要协调海洋、海事、军事、渔业和国土等诸多部门。海上风电管理部门众多、审批程序复杂,所以项目进展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而外部适应性方案正是未雨绸缪的先见之举。目前,广东、上海、福建、江苏、山东、浙江等主要沿海省份都已经发布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包括暂行条例和征求意见稿),从各省发布的办法可以看出,对已经确认投资主体的项目都要求前期工作先行,特别强调开发企业提前做好外部适应性方案以及项目用海用地支持或预审性支持文件,这样不仅降低了项目的不确定性风险,也缩短了开发企业的建设周期。 4、保证发电企业适当收益的电价才是合理电价 保证发电企业适当收益的电价才是合理电价,行业才能健康发展,这也是补贴政策的初衷。通过补贴扶持,推动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加速平价化进程,最终在2025年左右基本实现平价,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 但这一过程要稳步推进,欲速则不达。我国海上风电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基础还不够成熟,还需要培育和呵护,最低价中标极易形成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奉贤海上风电项目是我国第一个竞争配置项目,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所以,分值差距设计的较小,保证一个合情合理的价格,避免出现为了拿项目拼命压价的情况是值得肯定的做法。 过低的价格必然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增加投资风险。海上风电的开发企业主要以大型央企国企电力公司为主,对项目全投资收益率的要求也比较高,普遍要求达到7%-9%以上,低于这个标准,一般难以通过内部审核。从媒体公开的信息看,此次奉贤项目竞标中,五家企业和联合体给出的总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差别较大,其中最高的申能股份联合体9.4%,华能集团9.27%,上海电力联合体7.81%,中广核7.65%,龙源电力最低,只有6.94%。对此,业内专家建议,开发企业在参与竞争配置项目时要综合多方因素,选取先进的机组设备、采取优质的实施方案,并制定合理的电价以保证项目收益率,量力而行,理性竞争才是上策。 二、胜出方案优中选优 从上海发展改革委的评分结果公示情况来看,11位评审专家的意见非常一致。上海电力和上海绿色环保能源组成的联合体究竟为何得到评审专家的青睐呢?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到了上述企业相关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分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5年,上海电力等公司就着手东海大桥10万、奉贤 40 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的前期工作,自行开展了包括风资源、海洋环境等研究,提前谋划、提早起步使联合体的准备工作非常扎实充分。“针对竞争配置方案的每一个得分项、专家评价因子都做了专项报告,报告总页数超过3000页,做了一个‘超方案’,可以说专家想到的问题我们都想到了,也有了解决方案。”一位参与项目投标的专家谈及项目时表示。 除了充分的前期工作准备外,对于技术方案的苛求也是此次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上海绿能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方案在优化选址涉海、用海、用地、通航、设备选型方面都具备自身特点。高度集约的场址规划、海上升压站规划选型、海缆登陆方案都体现了节约利用海域和海岸线资源的原则。 《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海上风电用海管理的意见》中提出,“每 10 万千瓦控制在 16 平方千米左右”的涉海面积控制指标。据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开华介绍,经过反复论证和测算,拟建场址20万容量将涉海面积减少至24平方千米,比国家控制指标节省了8平方千米,可以预留同容量风机机位 7 个,为未来风电设备升级改造、样机认证、科技创新预留场址条件。同时,为比邻临港航道主动避让约1.5海里。通过优选机型、合理配置资源、集约布置风电机组机位,将涉海面积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不仅能够缩短工期,节约珍贵的用海资源,还能大大降低项目建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竞标方案大量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案,智能化方向尤其得到重视,也应是得到评审团认可的核心因素。方案中拟采用单机容量为6.45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风轮直径184米,预装轮毂高度112米,单位千瓦扫风面积为4.122平方米/千瓦。”上海电力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该机组是目前国内取得设计认证及型式认证的风轮直径最大的风机,也是参与竞标的几家风机里面单位千瓦扫风面积最大的机型,其他几款机组单位千瓦扫风面积都不超过4平方米/千瓦。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大,能量捕获效率高,可以提升发电量,尤其适合上海附近海域较低的风速。6.45兆瓦机型的选择,符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中政策指引,采用大单机容量、大叶片风电机组,符合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同时该风电机组在智能监测、智能控制及智能运维上均广泛运用智能化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上海电力联合体的方案中,还采用了一体化设计。风电机组厂家和设计院已开展两年多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一体化”设计及研究工作,并在其他区域成功应用,双方形成了对于机组和支撑结构、土壤地质一体化建模、一体化仿真、一体化校核的方法和模式,使用该方式可实现项目荷载降低5%-10%,塔架、基础整体工程量降低 8%,设计工期缩短1个月。通过设计院与风机厂家协调合作,统筹调节塔筒参数和基础结构尺寸,控制整机频率和机组运行控制策略最优,保证风机整体的安全性、建设投资经济性和发电效益。 “上海电力联合体的大量扎实、有针对性的前期工作方案,相较于其他家的更显充分,自然能够得到专家的更多认同。”张开华介绍,在参与竞标的同时,已经充分锁定供应商资源,以确保项目如期完工。目前我国海上风电施工装备供不应求,制约着项目建设进度。上海电力等单位已与潜在设备厂家、施工单位友好协商,提前锁定了设备供应及施工资源,并形成了深入具体的工程施工组织实施方案专题报告,可精确把握本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期。因此,在申请文件中,潜在主体工程施工方、潜在海缆供应商、潜在主机设备供应商均出具了施工资源和供货配合承诺函,保证申请方中标后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受设备供应、施工资源制约。 “上海电力、上海绿能用近15年的时间在准备这件事,功课足,亮点多。业界也非常期待项目能再次成为一个样板工程。同时,首次海上竞争配置也即将尘埃落定,各个参与方和行业都能从中学到知识,体会到提升,才是应有之义。”业内专家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