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5000万吨 中海油建成“海上大庆油田”(二)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4627次    时间: 2011-02-11 08:37:51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让无资金、无装备、无技术的“三无公司”终于完成历史性跨越,实现了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   “从9万吨到5000万吨的跨越,中海油用了28年。可以说中海油用了不到3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100年走过的道路,这样的奇迹是党中央改革开放英明决策的结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

分享到:
让无资金、无装备、无技术的“三无公司”终于完成历史性跨越,实现了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

  “从9万吨到5000万吨的跨越,中海油用了28年。可以说中海油用了不到3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100年走过的道路,这样的奇迹是党中央改革开放英明决策的结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海洋石油的今天,更不会有今天‘海上大庆’的规模。”傅成玉说。


  的确,翻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历史会发现,一部中海油腾飞的历史刚好契合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因此亲历了这一发展历程的傅成玉说:“中海油的发展不仅得益于改革开放,反过来也是对改革开放政策无比正确的最好验证。”


  1982年2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告成立。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国家,对这家公司的所有支持只能是给政策。老海油人告诉记者,当时他们是名副其实无资金、无装备、无技术的“三无公司”,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甚至要靠出租办公楼给员工发工资。


  傅成玉说:“虽然中海油当时两手空空,但我们手里握着国家赋予的海上石油对外合作专营权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因此我们可以率先开展对外合作。而通过对外合作,我们引进了资金和技术,再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逐步掌握了海洋石油的核心技术,因此大大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我们今天不仅实现了5000万吨的产量目标,而且总资产从公司成立初期的28亿元增长到目前的6000多亿元。”


  中海油能够只用28年就走过西方国家100年走过的道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外合作带来的高起点。


  虽然成立之初中海油面临的是“三无公司”的窘境,但是由于海洋石油领域是全球公认的未来能源的接续区,是全球各大石油公司关注的焦点,因此进入这一领域的都是世界级的特大公司。中海油从一下海就是和类似BP、雪佛龙、壳牌这样的国际石油巨头并肩合作。这些有着百年历史的国际公司不仅掌握着世界石油领域最先进的技术,而且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因此对中海油来说这是通过合作学习,实现跨越发展的最佳机会。


  亲历开放合作洗礼的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刘再生对当时的对外合作记忆犹新:“最初与国外大公司合作,我们只能是站在旁边看别人干,慢慢地我们能跟着一起干,到后来我们终于可以取代别人独立干。过去一个海上作业平台上,几乎所有岗位都是国外公司派来的技术人员,我们的人员只能干最初级的甲板工,给人家打打下手。而现在你到海上作业区看看,就是合作区块也看不到几个外国人了,核心岗位都换成了咱们中国人,因为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300米以内水深的所有核心技术。”


  被誉为海上铁人的全国劳模郝振山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作为中专生,郝振山在中海油的第一个岗位就是刘再生说的甲板工。干了没多久,郝振山就发现那些技术含量高的重要岗位多由外国人把持着。“你们手中的刹把(钻井的核心工种是操控刹把的司钻)早晚会是我的。” 甲板工郝振山暗暗在心里较上了劲。


  狠练一年基本功之后,郝振山终于上了钻台。白天,他一干完活儿就跑到司钻室外面伸着头观摩外国司钻如何操控刹把。晚上,他抱着外文技术资料逐字逐句地钻研。就这样坚持了整整5年,郝振山终于成为南海六号上顶替外方司钻的中方第一人。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海油,像郝振山这样如饥似渴向国外合作者学习的事例非常多。据总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唐代治介绍,在公司成立初期资金那么紧张的情况下,中海油就咬牙拿出2000多万美元,送员工到国外的合作公司以及大专院校学习。总经理傅成玉就是80年代派出去取经的科技人员,据说傅成玉当年在美国学习两年,居然没有离开过所在的城市。


  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还仅仅是一个侧面,开放合作带来观念上的脱胎换骨对中海油日后的高速成长更是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旧思想的束缚还非常强烈,新旧观念的碰撞也非常剧烈。比如,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物探地震船、辅助船驶进中国海域,不少人甚至质疑这是卖国行径,认为是八国联军回来了。而在具体的合作中,观念的冲突更是频繁。比如在合作开发平台上,一些中方职工还是抱着老观念,认为国外合作者是资本家,因此劳资纠纷经常发生,甚至发生中方职工故意违反规定,在高危的生产平台上吸烟,被外方集体解雇的事件。再比如,商务合同招投标,这在今天是最平常的事,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却能引起轩然大波。有一年,在一个项目的招投标中,一个系统内的企业竞标失败,其上级机关居然公开宣布,合资公司的招标结果无效。因为计划经济时代,项目给谁不是市场说了算,而是领导机关说了算。


  今天回顾当年这些看来匪夷所思的故事,傅成玉说,正是这些观念的碰撞,让作为国有企业的中海油人快速转变了观念。在学到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学到了别人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大大加快了中海油的市场化进程。


  的确,中海油是业内公认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比如最早打破大锅饭,最早实行全员聘用制,最早实施分配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这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早于国家几年甚至十几年在中海油得以施行。


  正是改革开放焕发出来的无穷活力成就了中海油,让它能够在短短二十几年,把一个国家几乎没有投入、在技术和装备上零起点的行业内很不起眼的企业,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受到普遍尊重的国际大型石油企业,并获得了被誉为能源行业“奥斯卡”的年度大奖——“普氏年度最佳能源企业”和“年度最佳能源生产商”。公司得到挑剔的国际资本市场的持续认可,标普和穆迪评定总公司及所属的油公司、财务公司的资信相当于国家主权评级。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