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大跃进”煤制油项目呈井喷之势
责任编辑:chineselng    浏览:1330次    时间: 2008-04-08 00:40:42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在增值8~12倍的诱惑下,各大煤炭集团纷纷推出自己的煤化工项目,延长产业链   煤化工产业的大跃进是市场行为,是正常现象。煤炭产业链条不断拉长,迫使煤炭企业改变了产品结构。煤炭企业本身用煤量不断增加,无疑减少了社会供应能力   2008年内,世界上第一个..

分享到:

    

    在增值8~12倍的诱惑下,各大炭集团纷纷推出自己的化工项目,延长产业链

  化工产业的大跃进是市场行为,是正常现象。炭产业链条不断拉长,迫使炭企业改变了产品结构。炭企业本身用量不断增加,无疑减少了社会供应能力

  2008年内,世界上第一个炭直接液化产品将在神华集团的神东田建成投产,投产后,年用量345万吨,可生产各种油品108万吨。

  这项100亿元的投资于2004年8月开工建设,已被中国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列为化工示范工程,如果全部建成,每年可消化原1500万吨,制成成品油500万吨。公开的资料显示:到2020年,中国制油产业将形成5000万吨产能的规模。目前,我国共有神华集团、伊泰集团、兖矿集团、潞安集团等的7个制油项目。

  制油项目呈井喷之势。

  炭增值12倍

  产能仅次于神华集团的中国第二大炭企业??中集团当然也不甘落后,2007年,中集团实施哈尔滨年产60万吨烯烃、220万吨甲醇项目,预计投资达到百亿元。另外,中集团也开始推进在鄂尔多斯300万吨二甲醚项目。

  各地化工项目纷纷上马与国家政策环境回暖有关。

  2007年11月底,国家发改委出台《炭产业政策》,其中指出国家将进一步出台和稳定相应政策,鼓励大型炭企业参与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

  “国家稳步推进炭产业发展,不断发展化工产业,以缓解石油供应的紧张局面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明确。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快炭企业与化工企业的兼并、重组。”一位炭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化工产业链,由到甲醇,再到二甲醚、尿素、醋酸、三聚氰胺、烯烃等产品,是利润层层翻番的递进过程。

  从炭加工增值角度看,炭发电可增值2倍,制甲醇可增值约4倍,甲醇进一步深加工为烯烃等化工产品则可增值8~12倍,因此,企业对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化工具有较高的积极性。”

  中国炭运销协会提供的显示:目前炭企业在制油和甲醇等项目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成分,并且已经占60%以上的比例。

  炭大省山西的五大炭企业集团中,晋城业集团、阳泉业和潞安三大集团已形成与非产业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目前,山西炭行业合成氨和尿素年产能已突破600万吨,其中晋城业集团氨产量突破40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5;晋城兰花集团尿素等化肥年产能已突破300万吨。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到“十一五”期末,山西炭行业非产业销售收入将实现1000亿元的目标。

  晋城业集团从2004年5月开始,以无烟资源优势为依托,以资本运作为手段,相继在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安徽、湖北等7个粮食主产区成功并购控股了11家化工企业,成功地挺进化工领域,2007年生产经营总额达300亿元,其中,非产业生产经营总额占65.84%,利润占78.28%。化工板块完成产值128亿元,占到生产经营总额的42%,成为集团公司的一大优势。

  老牌炭企业山东兖矿集团显得与众不同,他们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品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山东菏泽、贵州、山西、陕西炭资源开发,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化工核心技术工业化。按照“大项目?多联产?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重点建设以气化及多联产为主线的鲁南化工园区,以炭焦化及下游产品加工为主线的兖州化工园区,以坑口高硫洁净利用为主线的邹城化工园区,形成鲁南能源化工基地。规划到2010年,化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58.40亿元,成为产值超过炭的支柱产业。

  炭大省河南的化工产业虽然起步较晚,2007年中却大有赶超之势。河南在245亿吨保有储量中适宜发展化工的长焰和无烟的储量约90亿吨,资源条件优越。2007年5月,位于鹤壁的鹤集团与中原大化集团共同投资150亿元建设年产甲醇将达到200万吨。

  2007年7月,平顶山业集团(下称“平集团”)与目前国内产能最大的甲醇生产企业驻马店蓝天集团合资组建平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力争在3至5年内成功上市。2007年全年,平集团产炭3715万吨,其规划建设的盐联合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总投资约244.5亿元,建成后年销售收入216.11亿元,每年就地转化平集团1000万吨炭。

  2007年8月,永集团与昊华集团合资的100万吨的二甲醚项目签约,投资70多亿元,年产100万吨的二甲醚项目。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百万吨级二甲醚生产基地。

  真正的高潮还在后面。尽管这些化工项目刚刚进入“实质性状态”,正在筹备组建的河南化工航母??河南化工集团,也正在缓缓地浮出水面。按照计划,河南化工集团将由永城电集团、义马业集团、河南省气集团以及河南省燃化公司重组而成,目标是打造中部第一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并计划到2015年使其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

  化工市场的利诱

  对炭行业来说,发展化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对化工行业来讲,炭企业的介入可保证资源供应。因此,这不失为一种“双赢”。

  “现在不用担心有些化工产品的市场问题,除了个别产品外,基本上都处在市场的急需状态,很多能源产品甚至都达到了疯抢的程度,只要能够生产出来,马上就能卖出去。”河南一位化工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例如二甲醚是基醇醚燃料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按上市公司广汇股份(600256.SH)公告的估算,目前国内的平均投资利润率为45.45%。但业内人士介绍,在河南及国内的许多地区,其实际利润率远远大于此。

  据有关专家测算,当石油价格高于40美元/桶时,在缺油、少气、富的地区,使用化工路线生产甲醇、烯烃、二甲醚、甲醛、尿素等化工产品,生产成本较石化路线低5%~10%,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甲醇则是生产烯烃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随着市场对醋酸、甲醛、二甲醚等下游产品需求量的迅速扩大,甲醇需求将以年均12%左右的速度增长。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国内甲醇市场需求量在1200万吨以上,但目前国内规划建设的甲醇项目总能力已经达到1500万吨。

  未来甲醇市场发展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国内对甲醇下游加工产品需求增长较快,使得构建以甲醇为源头的化工产业链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鉴于国家目前严禁在普通汽油内添加甲醇作为汽车燃料,一些瞄准汽车燃料市场的甲醇生产企业将进一步发展甲醇深加工,这一产业的竞争将会加剧。

  根据国内有关部门对主要化工产品的市场分析,并综合考虑国内“十一五”期间新增产能情况,到2010年,烯烃、芳烃和二甲醚市场缺口较大,其中乙烯需求将达到2550万吨左右,缺口超过1000万吨;丙烯需求约为1700万吨,缺口超过500万吨。

  随着国家醇醚燃料替代政策的逐步实施,二甲醚需求将快速增长,醋酸、聚甲醛、三聚氰胺和二甲基甲酰胺等下游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以年均5%以上的速度增长。因此,化工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对于投资者来说,新型项目的选择也是各有利弊。比如甲醇盲目发展的势头已经逐渐显现,继续发展下去,到2010年甲醇供应就将明显过剩。记者了解到,除永、义等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得较长外,河南其他炭企业一些企业的生产能力目前多集中于甲醇燃料的生产上。

  少了怎么办?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天职,”中国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经理李朝林称,“化工产业的大跃进是市场行为,是正常现象。”

  李朝林同时强调,炭产业链条不断拉长,迫使炭企业改变了产品结构:价格低的产品被高附加值的相关产品取而代之。这样,由于以为主的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炭企业本身用量不断增加,无疑减少了社会供应能力,炭供应合同自然减少。

  李朝林介绍,比如鹤壁业集团公司由于炭产能增加有限,但是,自身发电、化工用数量不断增加,造成企业炭产品的供应能力有所下降。

  记者从鹤集团得到的数据显示:该集团2006年的原产量为649.53万吨,炭销售收入为22.48亿元,其他主营业务收入(包括化工、发电、建材)47.28亿元;2007年原产量699.23万吨,销售收入25.91亿元,其他主营业务收入销售52.30亿元,2008年预计原产量突破720万吨,随着一系列化工项目的投产运营,化工产业经营收入预计完成29.20亿元,电力及建材产业经营收入实现26.56亿元,加之其他产业,经营收入实现105亿元。

  事实证明,鹤集团仅仅依靠销售原不会带来较大的增长。“这是炭企业比较极端的例子,”李朝林说,“企业为自身的生存所进行的市场化选择,本身无可厚非。”

  李朝林认为,炭供求企业之间的炭购销数量多少,是由企业本身决定的,是受到运输能力制约的,炭合同量的多少都是符合企业需要的,是建立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之上的,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因此,炭企业销售合同量的多少、增建都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是正常的市场现象。

  李朝林不赞成化工跃进是导致2008年初电荒的主要原因。李朝林认为,目前的化工产能上没有完全释放,对原的需求也没有被足够放大。电紧缺的主要原因,就炭供应方来说,主要是炭企业关停导致有效产能的减少,造成了产量的暂时断档。

  李朝林举了一个例子:为了搞好安全生产,2007年12月26日起,大同当地有80%的炭生产企业开始停产整顿,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只有20%的矿井还在继续生产,这部分生产矿井,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重点部门、重点企业对炭消费的需要。目前只有少数乡镇矿没有停产。绝大多数矿的停产,导致了该地区价上涨。

  大同矿山位于市区西南方,地跨大同、左云、右玉、怀仁、山阴、朔州等地。在此区,有国家及地市、区县、乡镇和街道办的矿。炭年总产量达1亿吨左右,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位,在世界享有盛名。

  一位大同当地炭企业的内部人员告诉李朝林,当时,由于炭供应紧张,他们公司与客户签订的近10万吨炭供应合同无法兑现,现在就是花高价钱也买不到炭。

  “而现在电紧张的局面基本上已经解决,炭生产供应已经趋于正常,目前还把优质当作普通电发运,这样使用太可惜了,毕竟优质炭资源是有限的,炭资源又是一次性的不可再生能源,更何况冶金等企业对优质资源需求旺盛。”李朝林说。

  据悉,平集团以为电力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为重,曾把优质当作电发运,每吨售价降低200元以上。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