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产业的“三枪拍案”(二)
责任编辑:hitlng    浏览:2562次    时间: 2010-01-21 08:45:52       | 作者:张楠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要不要继续发展天然气化工      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实施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规定,鼓励优先发展城市燃气,限制化工用气,禁止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禁止在大型煤炭基地所在地区建设基荷燃气发电站;禁止以大、中型气田所产天然气为原料建设液化..

分享到:

  要不要继续发展天然气化工
  
  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实施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规定,鼓励优先发展城市燃气,限制化工用气,禁止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禁止在大型煤炭基地所在地区建设基荷燃气发电站;禁止以大、中型气田所产天然气为原料建设液化天然气项目。政策还通过提高工业气价抑制工业用气的需求,降低天然气在化工、工业燃料和发电领域的消费比重,促进能源的综合清洁化利用。

  但拥有天然气的地方政府显然对这一用词含糊、伸缩度大的产业政策不以为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天然气主产区,政策引导似乎并不能阻止上天然气化工项目的冲动。四川省政府去年10月出台了《四川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2009-2011年)》,明确提出将以天然气化工和石油化工为龙头,投入资金约 825亿元实施项目137个,建设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化工产业基地。而内蒙古乌审旗则利用苏里格整装气田的资源优势,力争在“十一五”末建成产值超过100 亿元的中国西北部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这其中的利益格局十分明显。国家抑制天然气化工是出于对能源产业利用和天然气紧缺的综合考虑。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将天然气外输并不会带来很多的收益。就近发展化工产业却能为当地贡献盈利、解决就业、拉动GDP,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因此这种冲动难以遏制。

  “有的新项目连气源都没有着落就敢开工建设,真不知建成后如果拿不到气怎么办。”一位中石油的相关人士为此表示担忧。

  这并非杞人忧天。据悉,截至到去年上半年,川渝两地6家大化肥企业及38家中小化肥企业大都进行了扩能改造,用气能力增加了25%。同时,各地还招商引资新建合成氨项目。2009年正在建设的有建峰厂45万吨/年合成氨、中化涪陵化工新建20万吨/年合成氨、达州新建30万吨/年合成氨等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未落实气源,一旦建成将给供气企业带来压力。如果供气不足影响运行负荷,经济性将大打折扣。

  因为气量供应不足,2009年上半年不少气头化工企业已经因“缺气”而短时间停产。云天化停产近1个月,泸天化也停产检修约2个月,赤天化停产长达74天。

  这似乎又回到了一个老问题上:天然气化工不该发展?如果不发展,国家只需对化工用气价格不再优惠,天然气化工很快就会陷入绝境,自生自灭。但这样一来,一条经过60年发展建立起来、具有良好前景的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将会很快夭折,其代价不可估量。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国家必须尽快做出明确的权衡。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