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市场变局:西气东输气价博弈(五)
责任编辑:液化天然气    浏览:29403次    时间: 2008-06-14 08:12:04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项目的启动,国内燃气市场开始孕育一场新的变局:三大石油巨头将依托遍布全国的管网及对上游资源的垄断,牢牢控制国内燃气市场;众多燃气供应商只有依托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以燃气专营权为武器,谋求巩固燃气市场的分销地位。  事实上不仅中石油..

分享到: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项目的启动,国内燃气市场开始孕育一场新的变局:三大石油巨头将依托遍布全国的管网及对上游资源的垄断,牢牢控制国内燃气市场;众多燃气供应商只有依托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以燃气专营权为武器,谋求巩固燃气市场的分销地位。   事实上不仅中石油期望通过管网优势获取不断增长的中国燃气市场,中海油、中石化也摩拳擦掌,谋求在天然气市场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2004年中央政府公布的《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500亿立方米,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左右,与之对应的是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在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比例尚不及10%,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据了解,中海油自2003年前后即制定了“沿海气龙”计划。以时任总经理的卫留成为首的中海油高层设想一举拿下北自大连、南到防城的所有沿海LNG项目,并用管网实现这些项目的互联互通。   “在外,中海油是总采购商,用中国巨大的市场获取廉价的资源;对内,中海油做LNG总批发商,用LNG管网占领整个沿海发达地区的天然气市场。”有知情者说。   2003年3月,中海油、广东省投资联合体、几家香港公司、澳大利亚ALNG集团及BP等签署正式的商业协议,几方将携手共建广东LNG项目。一期项目年受气能力为每年370万吨,二期每年700万吨。   这是国内首个LNG工程,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对项目的成败十分关注。因此从1998年立项开始,中海油的高级官员都十分谨慎,对气源采购和市场开发两个方面尤其重视。   一位前中海油高管回忆,最后中海油不但获得了全球LNG最低价,而且得到了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气源项目大约6%的股权,整个项目获得巨大成功。   “此后中海油又先后获得了福建、浙江和上海四地的LNG接收站的开发建设权,并与澳大利亚、印尼、卡塔尔和伊朗等资源国签署了气源采购协议。”那位知情者说。   巨大的成功不但令中海油意气勃发,也引起了中石化、中石油对LNG项目的兴趣,三大公司在沿海各省跑马圈地,一时间全国计划立项的LNG项目竟多达20个左右。   但2004年中石化抢先与青岛市政府签署协议,独家获得了青岛LNG接收站的建设开发权,从而将中海油的沿海气龙计划拦腰砍断。   “山东燃气市场是中石化的传统领地,中原油田的天然气很早就已通过管道输往山东很多地市。”上述知情者说:“为了巩固在当地的主导地位,中石化一方面筹建LNG项目,另一方面在国内多方调配资源送往山东,以满足当地需求。它甚至曾设想将四川和内蒙的天然气输往山东呢!只是后来因为情势变化,才放弃了四川和内蒙的输气计划。”   但中石化并未停止开发天然气市场,2006年中石化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将原定四川至山东的天然气管道走向转往上海,实现了川气东送挤占长三角的目标。   据悉,目前中海油一方面积极寻找合适的LNG气源,另一方面谋求巩固东南沿海市场的优势地位,确保现有项目实现互联互通;而中石化鉴于自身资源不足的现实情况,打算全力经营川气东送等项目,力求在中石油、中海油两强的夹缝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随着西气东输、西气东输二线等项目的上马,原来主导市场的燃气分销商们将无奈地成为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的配角。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