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煤市中再观煤电一体化
责任编辑:zoko    浏览:853次    时间: 2014-04-18 11:04:11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过去几年,煤炭市场好,电力企业办煤矿主要是为了卖煤赚钱,而煤炭企业办电厂则是为了消化过剩产能,延长产业链,所谓的煤电一体化不是只追求煤炭利润或电厂利润,而是为了规避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实现双方的共赢。  近日,媒体报道称,2013年五大发电集团煤炭..

关键词:冷煤市 煤电 一体化
分享到:

过去几年,煤炭市场好,电力企业办煤矿主要是为了卖煤赚钱,而煤炭企业办电厂则是为了消化过剩产能,延长产业链,所谓的煤电一体化不是只追求煤炭利润或电厂利润,而是为了规避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实现双方的共赢。

  近日,媒体报道称,2013年五大发电集团煤炭业务亏损24亿元,据此,有人认为发电企业往日用来对冲火电亏损的战略选择如今成了沉重包袱,应该反思煤电一体化。

  数据显示,2013年五大发电集团的煤炭产量已经达到2.5亿吨,占有资源储量达1000亿吨。据了解,从2006年开始,五大发电集团开始涉煤,随后的几年,所拥有的煤炭产能迅速增长,到2011年煤炭总产量为2.26亿吨。

  对此,中电燃料研究会会长解居臣认为,发电企业的煤炭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应当认真梳理评估企业的新产业链,明确在新产业链下企业的发展目标,并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市场趋势进行综合判断。

  产业链 要延伸更要梳理

  无论对煤企还是电企,煤炭一体化并非新事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已经提出。2002年电力改革后,煤价的不断攀升与电价的政府管控使得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电企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开始进军煤炭行业。

  在解居臣看来,电厂为了增强自供能力,煤矿要增强自销能力,进而向上游或下游行业延伸产业链很正常。但新的产业链形成以后,就要明确企业新产业链下的价值链。

  “随着发电企业大举进军煤炭行业,发展煤炭开采、港口、航运和煤化工都成为必然选择,这就使得产业链延伸不仅限于煤炭,而会越拉越长。从长期来看,决定企业产业链延伸长度的是价值链,必须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充分论证各产业链环节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以及需要承担的风险和要付出的代价,以此来决定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布局。”解居臣说。

  由于煤炭价格市场化,所以煤炭市场相对电力市场而言更不稳定,这就加大了电企涉煤的风险。一方面,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煤价大幅下跌,煤炭行业整体效益下滑。在这种情况下,2013年五大发电集团除了中电投外,煤炭业务出现了整体亏损。

  另一方面,2013年上半年神华集团煤炭业务利润下降,电力业务利润同比增长68%;2013年,淮南矿业集团电力产业实现利润16.66亿元左右;2013年,同煤集团电力产业实现利润7亿多元。

  看煤电一体化,不仅要看电企涉煤,也要看煤企涉电,此消彼长,就搞煤电一体化的主体来讲,这就是“稳压器”的作用。“煤价高、市场好的时候,电企办煤矿的积极性高;市场冷、煤难卖的时候,煤企办电厂的积极性高。”解居臣说。

  他认为,现阶段煤电一体化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单个企业的运营方式提升为集团级战略,并对各集团的发展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电企、煤企来说,产业链的延伸会对传统业务流程产生很大的冲击,要求企业有更强大的能力整合各产业链环节之间的关系,发掘其最大的价值。”解居臣说。

  煤电一体化 对煤企更有利

  解居臣认为,在煤炭“黄金十年”期间,发电企业发展煤电一体化是生存战略,提高煤炭产量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电煤供给,更重要的是使煤炭销售成为其重要的利润增长点。而煤炭行业的煤电一体化则更具风险预控性,可以规避产能过剩带来的市场风险。

  煤企办电厂既有资源优势,又可以解决煤炭的销售问题。一位发电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煤炭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煤炭开发成本逐年提高。“已探明或有详细勘探资料的煤田基本已被圈完,合作过程中取得控股权难度很大。开发煤矿项目初期投资额大,取得煤矿采矿权和探矿权,初期需要支付大额资金,而且在短期内需要分期支付完毕。”

  由此可见,拥有资源和资金优势的煤企更有发展煤电一体化的资本。煤企涉电进程很快,同煤集团从拥有第一座电厂到山西省第一大发电企业仅用了8年,从涉电到成为安徽省第一大发电企业淮南矿业集团也用了8年。

  煤企的最终产品是煤炭,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把煤变成电,这就增强了自销能力。同时,解居臣指出,鉴于未来可能开展的竞价上网,煤企办电要选择效能高、成本低的发电机组,这样未来才有竞争力。

  虽然煤企在煤电一体化进程中有优势,而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和电企一样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是项目审批核准周期长,且煤电核准不同步。目前,由于煤炭项目存在核准、建设周期长的特点,煤电一体化项目往往因为煤矿建设不配套而不能发挥一体化的优势。

  据北方联合电力魏家峁煤电一体化项目有关人员介绍,该项目在电力方面存在核准难、送出难的问题;而在煤矿建设方面,则面临各项前期手续办理部门多、内容多、程序繁杂等问题。另外,电厂未建,煤炭不能就地转化。魏家茆煤矿自2012年已经实现煤炭销售,而电力项目2013年10月才获得核准,预计在2015年方能投产,其间煤炭产销压力及经营压力均很大。

  与此同时,电网与铁路配套建设滞后也阻碍了煤电一体化的进程。煤电一体化项目主要是外送项目,而配套的输电项目严重滞后,窝电现象严重。如华润电力公司在内蒙古五间房的煤电项目,就因为国家电网公司关于锡盟的外送输电方案尚未批复,项目迟迟不能启动。

  煤电一体化 更要重质

  从目前的情况看,煤电一体化是必要的选择。解居臣认为,煤电一体化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缓解运输压力,节省投资。“特别是在国家规划的煤电基地,实行煤电一体化经营的能源企业可以对煤矿和电厂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合理优化配置企业拥有的各项生产要素。”解居臣说。

  此外,煤电一体化还能减少成本中的折旧费和大修费,可以精简两个企业中的相同机构,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行煤电一体化经营,可以统一煤矿、电厂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使企业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生产、建设易于协调,有利于加强生产运营管理。

  “发展煤电一体化可以获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解居臣说。他介绍,实现煤电一体化经营,生产煤炭只作为中间产品直接供应电厂发电,减少了煤炭买卖环节,可以合法免交与煤炭相关的一些税费。从电厂角度来看,火电厂所发电能用于煤炭生产的那部分可以减免相关税费。这些都能直接降低煤炭开采和发电成本,使煤电一体化经营企业获取十分明显的效益。

  当然,看到煤电一体化带来的效益,也要看到风险。据同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电企办煤矿面临着高风险,煤企办电厂同样面临人才、技术、资金与管理等诸多问题。“最大的障碍是双轨制的运行,煤炭产量与电煤的需求不能实现平衡,时而过剩,时而紧缺,缺乏宏观上的有效调控。”

  这就需要煤、电双方通过联营寻求共同点、平衡点,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进行兼并重组,通过参股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来消除认识上和观念上的障碍,使煤炭总量与电厂装机容量的增长相适应,共同抑制煤炭价格波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共赢。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