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建议报告,提出了2015-2017年间,天然气价格普遍下调15%的改革建议。然而,笔者通过多方沟通后分析认为,由于短期内中国天然气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因此气价下调的可能性不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提出降价建议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国家执行天然气“价改”后,气价上调致使部分下游用户无法承受高成本气源,进而重新选择使用水煤气、清洁煤等成本相对较为低廉的能源产品,行业内人士将这种放弃无污染的优质能源,而改用高污染能源的现象称之为“劣币淘汰良币”。
事实上,自调价方案执行以来,各地天然气市场价格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游“改气”积极性,尤其在发电及部分工业行业,确实出现了由于气价成本高昂,用户“改气”进程放缓的现象。
例如,在燃气发电领域,山东省某发电厂内部人士向笔者表示:“燃煤电厂的发电成本中,燃料成本占比仅为64%,而燃气电厂的发电成本中,燃料成本则高达75%,显然,使用天然气进行发电,其经济性远不如燃煤电厂。考虑到环保因素,地方政府通常会鼓励电厂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并且给予一些经济上的补助,但就目前执行情况而言,燃气电厂补贴不到位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作为企业方面,主观想要去建设燃气电厂的积极性并不高。”
与此同时,在工业领域,以江西省的陶瓷业为例,2013年以来,由于受气价成本上涨的压力影响,许多中低端陶瓷企业放弃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而是改用水煤气,这种能源的“逆替代”现象说明部分价格承受能力较弱的工业用户确实受调价影响,减少了对天然气的使用。
同时,该所认为虽然目前进口天然气与国内天然气价格出现倒挂,但实际情况并非十分严重,事实上我国国产天然气的气价成本是较为低廉的,目前天然气价格水平已经偏高,再执行价格上浮的政策似乎不合情理,因此降价建议应运而生。
然而,据笔者调查显示,自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各省存量天然气最高门站价格最终将调整到与增量气并轨,分三年实施,各省三年累计上调平均幅度为42.28%,这意味着2015年天然气价格还将进一步上调,这一计划似乎与研究所的建议背道而驰。
笔者认为,虽然气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天然气下游用户的推广形成了阻滞,但由于上述现象目前只出现在一些价格承受能力较差的下游领域,而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就当前的市场状况而言,这并不足以导致天然气价格会在2015-2017年间出现15%的跌幅。
据笔者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超过3200亿立方米,进口依存度约为45%,同时,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供需缺口。而2015-2017年间,由于俄气尚未向中国实现供气,且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供应量有限,在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进口量持续增加、进口成本高企的情况下,天然气价格下调的可能性甚微。
远期来看,“2018年后,俄气大量进入中国,页岩气产量提升,倘若天然气资源供应逐渐充裕了,并且足以满足下游需求,那气价自然会受市场供需面影响,出现相应程度的调整;当然,这是未来的情况,2015-2017年间出现的可能性不大,2015年预计国家还是会根据原计划,走完调价政策的‘第三步’。”上述人士补充到。
此外,笔者从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士处也了解到,目前来看,价改政策分三步走的计划还是会照常执行,价格司也暂未收到天然气降价的相关消息,至少短期来看,天然气价格上涨依然是比较确定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