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投资天然气基础设施的步子从未停歇。
11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燃气基础设施,参与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等设施建设。
民企则早已看到能源结构调整、天然气消费迅速增长的商机,通过各种途径切入天然气供需领域。即便在投资额巨大、早期被央企控制的LNG接收站领域,民企也表现出很大兴趣,并积极争夺站址资源。
正在积极布局LNG行业的哈纳斯集团执行副总裁米歇尔.马克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称,民企有自己的优势,在气源采购、上下游联动、各个消费领域的把握上具有优势,可以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审批权逐渐放开,他表示,民企会利用自身资源,只要符合国家的各项要求,审批应该不成问题。
民企的产业链算盘
自从2003年中海油上马国内首个LNG项目后,沿着东部海岸,已经有企业布局的近30个接收站。虽然前期主要都由央企投资,但也不乏民企布局。
进入LNG接收站领域的民企包括九丰能源、新奥、广汇,九丰的接收站项目已投产,新奥和广汇的项目还在路上。
公开的统计显示,东海岸从北到南,都分布着已建和规划着的LNG接收站,空白的、适合建站的资源不断减少。但有业内人士称,随着价格高企、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近两年LNG行业的盈利情况并不佳,有些规划的接收站多年未动工。
但是对民企而言,接收站更像是延长产业链的机遇。广汇在江苏如东、新奥在浙江舟山,都在布局接收站。新奥一位人士曾对记者分析说,这是民企在产业链上游布局的绝好机会,而且靠近天然气消费地的站址也非常有价值。
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重点区域和经济发达地区重合,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几大经济圈。这三个区域成为企业争夺的重地。频频发力的宁夏企业哈纳斯也是如此,目前该企业已经有意向在山东、福建莆田和广东珠海建设接收站。
福建莆田接收站就得到莆田市、福建省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莆田还将接收站项目定位为“国家级天然气战略储备基地”,并在LNG加注站和产业链条上给企业提供一些配套服务,包括成立LNG项目筹建办公室。
哈纳斯副总裁王少波对记者称,LNG投资额大,地方政府会配套加注站等,企业自身也会在项目操作中寻找各种融资伙伴。
地方政府支持审批不难
但就以往民企LNG项目的审批看,也不会一帆风顺。就记者所知,民企近两年涉足的LNG接收站项目都没有获得完整的审批手续。
屡次放权后,LNG接收、存储设施新建项目由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核准。按照以往经验,核准程序会遇到各种困难。
马克说,哈纳斯LNG项目都是针对地方政府的需求,切实帮助地方提高天然气供应,所以相信省市政府会一起解决审批的问题。
“地方政府更看重企业做的事情,企业考虑符合地方和国家的规划、调研好市场需求,扎扎实实做好前期工作,审批不会很难。”一位业内人士说。
而在审批前,企业已经从地方的规划中拿到了配套的加气站等承诺,而其他配套诸如城市管网等地方政府就可决定。就莆田和福建市场而言,无论是LNG接收站,还是天然气市场,竞争者众,当地政府希望引进更多企业,增加供应。
福建长期使用进口气,气价成本较高,记者从一名司机处了解到,LNG和CNG(压缩天然气)的价格已经与油价相差不远,并无特别大的优势。国际市场油价的波动,还没有蔓延到天然气领域,但考虑到未来前景,很多公司都想占得先机。
不过,对LNG项目而言,审批过程依然漫长。莆田项目以前一年多都在进行前期工作、勘探选址等,完成了预可研工作,后续进入审批后,怎么也得耗时1~2年。
LNG大发展的机遇来临
LNG的艰难处境,是当下的现实。外界也普遍疑虑,此时进入LNG领域会否陷入资金困难。
马克则认为,目前是介入LNG的好时机。截至2013年底,中国天然气年消费量17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超过30%。“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也提出,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目标为4000亿立方米。
国内的天然气价格改革后,很多工业已经用不起气,转而用电。“即便如此,中国依然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市场,当下就是转型的时刻。”加拿大一家天然气公司的人士对记者称。
马克以往长期在国际石油公司壳牌(Shell)工作,他从全球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现状。美国页岩气革命成功的效应正逐渐显现,全球市场的天然气供应逐渐增多。
以往的区域性天然气市场有统一的趋势。尤其是东亚地区挂靠油价的天然气定价方式可能调整,以适应全球市场的供需格局变化。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新增的天然气供应国不断出现,传统的供应厂家也得以延续,天然气市场有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趋势。诸多因素都表明,LNG正面临新的机遇。
“我们也是根据这个趋势,在成熟的交通LNG应用市场,比如河北、山东布局,并谋划在经济发达地带及早布局,有更大的发展。”马克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对有远见的公司,都是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