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发布首份《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新华社电(记者孙闻)由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编制的首份《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2日在北京正式发布。报告比较全面地记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进程和成就。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介绍,未来课题组将逐年编发《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iframe style="VISIBILITY: hidden" src="http://www.ynet.com/gall/ast.jsp" width=0 scrolling=no height=0>
■目前我国已探明的海洋原油储量 只占资源储量的17.6%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称,到2010年我国国内海洋原油产量将超过5000万吨,我国海洋原油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报告称,届时我国天然气产量也将快速增长。此外,还将形成适合中国海区特点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高新技术,包括三维地震成像技术、数据成像测井技术、水下多相流油气开发技术、边际油开发技术、极浅海油气开发技术等。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还处在早期阶段,80%以上的油气资源有待进一步勘探。目前我国已探明的海洋原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只占资源储量的17.6%和11.9%,主要分布在渤海、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东海盆地等。 ■2010年我国造船能力 将达到2100万载重吨 到2010年我国年造船能力将达到2100万载重吨。 报告称,到2010年我国自主开发、建造的主流船型将实现标准化、品牌化,具备自主设计 高新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能力,突破大功率船用主机等配套产品产能不足、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的瓶颈,自主开发、建造的主力船舶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年产量1700万载重吨的产能。 此外,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船用低、中速柴油机年生产能力将分别达到450万千瓦和110台,基本满足同期国内造船需求。届时,我国将拥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船用设备专业化生产企业,主流船型本土化配套设备装船率将达到60%,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将从目前的18%提升到25%以上。 报告称,到2020年前后,我国船舶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将进入国际前列,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我国近海污染范围 过去10年扩大近1倍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称,我国部分海湾和城市附近海域污染严重,近海海域污染范围过去10年间扩大了近1倍,已超过16万平方公里。 报告指出,我国近海海水质退化,富营养化和赤潮问题突出,目前赤潮每年发生达60余次。海洋水产品安全 受到严重威胁,因食用水产品造成的民众中毒甚至死亡事件时有发生。报告指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修复虽得到重视和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相当大,荒漠化问题比较突出。红树林、珊瑚礁、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已分别丧失73%、80%和57%。 报告称,由于过度捕捞及近岸、河口地区污染加剧,赤潮灾害频发,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捕捞量从1999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许多沿海海域已经无鱼可捕,一些海洋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此外,原油运输和海上石油开发等造成的原油泄漏事故不断发生,给事发海域的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对中国海域造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其中无机氮是中国近岸海域最主要的污染物类型,目前我国沿海除广西和海南,其他绝大多数省份海域无机氮平均含量超过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上海和浙江近岸海域无机氮平均含量连年均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2010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 将超过3万亿元 到2010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将达到31620.7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7643.2亿元。 <iframe style="VISIBILITY: hidden" src="http://www.ynet.com/gall/ast.jsp" width=0 scrolling=no height=0>
此外,我国海洋经济 结构和产业布局在这一时期也将得到优化,海洋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海洋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会进一步增强,形成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域。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将得到新的发展,海洋产业增加值在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会达到10%以上,形成若干个海洋经济强省。广东和山东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将领先于其他省份。 ■过度捕捞已导致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称,长期过度捕捞已经导致了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系统难以逆转的严重退化。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总体欠佳,以过度捕捞为代表的对海洋物种的过度利用而直接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物种灭绝问题十分严峻。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近海渔场的底层和近底层传统经济鱼类已经严重衰退和枯竭。目前处于严重衰退状态的鱼类包括: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红娘鱼、黄姑鱼、鳕鱼、鳐类等,只有中小型的中上层鱼类和头足类尚可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