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煤炭业缘何陷入“去产能”窘境
责任编辑:zoko    浏览:747次    时间: 2014-04-17 10:32:55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一边是化解过剩产能,另一边是企业在积极生产,煤炭产业陷入“去产能”的窘境。 “你不生产,旧的贷款怎么还?要想继续贷款怎么办?就只能等着关门。只有继续生产,能卖一点是一点,有了现金流,不光能还贷款,或许还能从银行继续贷款,一旦停止生产,就完了。”山西..

分享到:

一边是化解过剩产能,另一边是企业在积极生产,煤炭产业陷入“去产能”的窘境。

     “你不生产,旧的贷款怎么还?要想继续贷款怎么办?就只能等着关门。只有继续生产,能卖一点是一点,有了现金流,不光能还贷款,或许还能从银行继续贷款,一旦停止生产,就完了。”山西一家煤矿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产能过剩始终困扰着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尽管国家已经加大力度处理产能过剩的危机,但是,在“越清理、越扩产”的大背景下,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很难因此而改变。

考核指标错位加剧过剩

     “去产能”是2014年煤炭行业的主要运行特点。然而,这个特点却遭到了业界的广泛质疑。

     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近日联合发布通知,部署我国2014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有关事项。通知要求,今年全国计划淘汰煤矿1725处,淘汰落后产能11748万吨。

     通知明确,各地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要求,逐步淘汰9万吨/年及以下煤矿;对非法违法开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坚决予以关闭;对安全基础条件差且难以改造,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的小煤矿,要加强监管,加快引导其退出煤炭生产领域;对具备资源优势和改造提升条件的小煤矿,鼓励其参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改造升级。

     据汾渭能源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全国煤炭总产能过剩10亿吨以上。即使有部分中小煤企被挤出市场,仍无法改变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状况。而在过剩产能大规模退出市场前,行业向上的拐点仍难出现。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煤炭产业里,不管价格如何,都需要保证产销量。所以,尽管有生产条件不好的煤矿已经陷入亏损,但产量不仅不能降,还要加足马力生产,保证市场份额和市场规模。

此外,煤炭行业的考核大都是产销量,而非利润。于是,企业不管价格如何,都会保证产销量。最终出现“越清理、越扩产”的怪象。

     产能过剩是煤炭形势不好的原因。由于环保压力加大、清洁能源冲击等因素影响,从长远来看,煤炭的整体需求都将逐步下滑。

     本报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获悉,从煤炭供给看,因前期形成的巨大国内煤炭产能释放的压力依然较大,煤炭产量仍将呈现小幅增长态势,预计全年产量38亿吨左右,增速为2.7%左右。

     根据《2014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今年淘汰落后小煤矿数量排在前五的省份分别为贵州、重庆、四川、湖南、云南,而北京、山西、内蒙古、江苏、河南、宁夏等省(区、市)已基本完成淘汰落后小煤矿任务。

     中国的煤炭产能为何压不下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相关人士向本报透露,主要原因在于,大型煤企垄断大量的煤炭产能,前期淘汰的落后产能不足以抵上一个大型煤企。

     有数据统计,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同煤集团等8家企业的原煤总产量占全国37%左右。当煤企利润增长率出现显著下降时,地方更愿意出台减免收费政策或者强制发电企业优先购买煤炭资源等手段来维系煤企的发展。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认为,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产能的形成过程中,市场没能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一些非市场因素在发挥作用,阻碍了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发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拉投资,在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扭曲了要素价格。所以,在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时,除了政策因素的引导外,更应该注重经济手段的使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恶性竞争加剧过剩比例

     每个行业在高峰发展时期都很“光彩”。当陷入低谷时,产业或许面临大调整的时机。煤炭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后,这种态势未能阻挡煤炭企业产能扩张的步伐。

     今年以来,为了抵制进口煤的冲击,神华、中煤、兖煤、同煤、伊泰等大型煤企轮番降价,直接导致进口煤价格倒挂,国内煤炭针对进口煤的“自卫反击战”可以算是首战告捷。

     业内人士分析,煤炭巨头年初以来主动降价是为了抢占更多市场,主要是针对进口煤,并非中小煤企,因为中小煤企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煤炭巨头接连降价意在进口煤,去年国内煤企非常被动,必和必拓等世界矿业巨头的煤炭业务还在加大生产力度;因此国内煤炭巨头春节后就主动下调,“你不降价,进口煤就降价,主动降价才能赢得动力煤的定价权”。

     随着煤价不断下跌,一些煤矿为了保住销量,恶性竞争,更是比着降价。一些发电厂等用煤客户,观望情绪浓厚,常常坐等降价。“煤炭产量过剩,属于买方市场,你不降价,别人就降价卖了。”

    经济增速放缓造成的需求疲弱及大量廉价进口煤,已导致中国的煤炭价格一路下跌,迫使许多中小煤矿倒闭破产,部分大型煤矿为防止巨额亏损而降薪50%。

     鄂尔多斯一位私营企业主告诉本报记者:“运煤的公路现在都空荡荡的,到处都能看到降价销售煤炭的广告,矿区被挖出来的煤堆得很高,曾经依赖煤炭行业的物流和众多沿路饭店、旅店也都已关门了。”

     “之前有些媒体来鄂尔多斯采访过,现在这边的煤炭市场几乎瘫痪了,无价无市,价格还没有真正探底。煤矿开着赔钱,可是关了赔得更多,就只能先把煤挖出来,能卖多少算多少,拼命来维持市场,至少可以先回笼一部分资金。”上述企业主说。

     中煤能源首席财务官翁庆安表示,煤炭价格已跌至6年来最低,中国各地煤企的前景都不妙,“若煤价继续下跌,很多企业将难以生存。整个行业将进行一场大整合。”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较快增长,这些投资有很大一部分将转化为规模更加庞大的煤炭产能,相比之下,每年一两亿吨的淘汰落后产能的节奏则显得“杯水车薪”,更何况每年的淘汰计划中,真正被关闭退出的比例并不大。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