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升温持续 加强国际合作才是应对气候变化良方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1128次    时间: 2022-08-17 09:57:25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多年以来,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频繁显现,全球气候变化形势越来越严峻。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联合最新发布了《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全球持续升温..

分享到:

多年以来,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频繁显现,全球气候变化形势越来越严峻。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联合最新发布了《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全球持续升温,对人类生存的风险和影响加大。世界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净零排放承诺国家不断增多并开展行动,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加,全球平均气温仍处于上升阶段,人类控制升温的窗口期逐渐缩短。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净零路线图具有参考性和一般性,但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每个国家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自己的转型路径。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际合作非常重要。

全球持续升温控温窗口期不断缩短

报告指出,全球持续升温,对人类生存的风险和影响加大。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升温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左右,可能区间为0.8℃至1.2℃,仅2006年至2015年人类活动就造成全球升温0.87℃,若仍保持现有升温速度,2030年至2052年全球平均升温将达1.5℃。全球温度的持续升高,会进一步增加自然系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全球升温1.5℃,海平面会上升,大多数居住地区的极热事件会增加,有些地区的强降水会增加,有些地区会出现降水不足和干旱。如果继续升高至2℃,海平面会继续上升0.1米,同时导致严重的海洋酸化、物种损失和灭绝,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并影响农作物生长,威胁人类粮食安全。

《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提出了两条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的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将全球温度稳定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或低于1.5℃的水平;第二条是大约在21世纪中叶升温超过1.5℃,持续最长几十年,并在2100年前降回1.5℃以下。努力实现没有或者有限过冲1.5℃的模式,要求全球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30年,在2010年的水平上下降大概45%(40%至60%),到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下降,但随着经济复苏,2021年排放量出现反弹。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到2030年全球减排节点靠近,控制升温的窗口期将逐渐缩短。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报告指出,世界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净零排放承诺国家增多,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意识不断增强。《巴黎协定》确定了以提交国家自主贡献计划的形式进行减排,并实施其气候目标政策,每5年通报一次。第一轮国家自主贡献计划的提交,包含191个国家,涵盖了全球90%以上与能源和工业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截至2021年7月,已有91个国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了新的或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计划,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2.0%。许多国家更新后的自主贡献计划比第一次计划更加严格,包括更多的行业和温室气体种类。此外,29个缔约方提交了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8.2%。

《巴黎协定》的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把升温控制在1.5℃以内。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纷纷宣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承诺。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宣布净零排放承诺的国家不断增多,除了政治宣布和政策文件方式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作为法律法规进行推进落实。截至2021年4月23日,已有44个国家和欧盟承诺净零排放,总共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其中,10个国家已将实现“净零”目标作为法定义务,8个国家提议将其定为法定义务,其余国家已在官方文件中作出承诺。

国际能源署发布《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行业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该路线图为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26)提供决策依据。路线图的制定借鉴了《世界能源展望》和《能源技术展望》的复杂模型,并结合了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的全球生物圈管理模型(GLOBIOM)。综合模型的应用,能够对能源市场、投资、工业技术以及推动净零排放所需的政策和细节作出独特的分析。路线图为COP 26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撑。路线图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并实现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不超过1.5℃。这一长期目标与IPCC主要目标保持一致,并分阶段制定了具体的短期目标。第一阶段,到2030年确保能源和相关工业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约40%,与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中评估没有或有限冲过1.5℃的模式情景一致。同时,实现可持续能源的规模化获取和减少空气污染。第二阶段,到2050年在不依赖能源行业以外的减排和负排技术下,实现能源和相关工业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并将相关甲烷排放量降至最低。

报告认为,路线图虽然制定了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但具体实施路径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国际能源署研究表明,目前各国政府现有政策和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政策都无法支撑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路线图提供了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目标的一条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各国需要考虑自身在能源、产业、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特点,在实施净零排放路径上不能完全照搬。中国要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和清洁技术方面的优势,科学制定碳中和路线。

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际合作非常重要。首先,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目前承诺国家减排总量只占全球总碳排放量的70%,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形成全球性的减排承诺才有可能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其次,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各国发展阶段、科技发展程度、市场需求、资源分布不同,但对清洁能源技术有共同的需求。中国应加强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合作,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同时输出清洁技术,扩大国际市场需求,构建连接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全球模式,形成广泛、深刻的全球合作体系。最后,吸引全球性资金,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大量的投资,国际合作有助于吸引国际公共资金、私营部门和私人融资,共同降低绿色低碳转型风险,促进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及创新。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