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新局中的中国机遇(一)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2369次    时间: 2010-05-13 08:57:22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天然气市场的过剩使得油气价格联动将减弱,这种情况至少会持续到2015年左右——这将对天然气定价机制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天然气 中国 机遇
分享到:

   2009年年末,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10年国际能源展望》中称,美国天然气已经能实现自给,而全球天然气市场将面临过剩。真是世事难料。还记得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济形势发展良好,由于本国生产的天然气不能满足需求,而在非洲、中东和澳大利亚等地四处寻找气源,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的价格也不断走高。美国并非惟一急于得到天然气的国家,在金融危机前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全球出现了对清洁能源难以餍足的需求。令大多数观察家都难以想到的是,似乎遥不可及的过剩这么快就到来了。这似乎再次印证了柯林斯商品第一定律:今天的短缺就是明天的过剩。
    
    在这一格局变迁之中起作用的因素,除了国际金融危机致使能源需求大幅萎缩且至今未完全恢复外,美国页岩气的大量发现也成为导致供求关系变化的一大砝码。据报道称,美国开采的非常规天然气已经满足了其一半的天然气需求,新的页岩气开采点在北美遍地开花,使美国在2009年以6000亿立方米的产量优势取代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因此,页岩气被视为“游戏规则改变者”,它的出现改变了天然气的市场分布、行业状况和供求格局。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是一种丰富的、更清洁的能源,因而被寄予了填补全球能源供应与需求巨大缺口的期望。保罗•罗伯茨在其著作《石油的终结》中说,2025年天然气有可能替代石油成为世界的主导能源。他还认为,随着液化天然气的出现以及朝着天然气转移趋势的加速,整个能源经济在朝着更为洁净、更为灵活的体系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天然气被视为在应对全球的征途上,真正的无碳能源出现并完全替代化石能源之前的重要过渡性燃料。
    
    由于高的支撑,国际天然气价格曾一直处于高位。突如其来的资源过剩和需求低迷,使天然气价格市场形势发生逆转,已经压低的天然气现货价格被进一步降低。IEA认为,因为需求走弱但供给提高,全球天然气市场已从卖方市场演变为买方市场,天然气市场的过剩使得油气价格联动将减弱。这种情况至少会持续到2015年左右,可能对天然气定价机制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格局的出现,对于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而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买家来说,无疑将从即将到来的天然气低价时代受益。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天然气消费市场已经扩展到全国30个省市区。预计到201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2016年至2020年,天然气需求增速将放缓,但仍将保持年均8%左右的增长,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可望超过3000亿立方米。专家认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处于持续较快发展阶段,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将快速推进。同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国家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将更加严格,清洁、低碳发展方式日益受到重视和鼓励。可以判断,对推动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作用的天然气将进一步得到推广使用。
    
    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处于发展初期。从供应面来说,一方面从资源储量看,天然气在我国属于短缺资源,且从勘探到形成规模一直到建成基础设施周期很长。另一方面进口资源供应以长期合同为主,现货余量小,市场调整能力有限。从需求面来看,天然气是高效清洁便捷的能源,而且价格偏低,成为各地都想要的抢手货。市场的快速发展与资源供应跟不上,是造成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一旦需求峰值遭遇极端天气,绷得很紧的供需平衡发生断裂,大规模短缺就不可避免,“气荒”就是这么产生的。
    
    世界天然气市场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对于中国这样的需求大国来说,可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油气企业应抓住这一时机,加大引进天然气资源。在需求低迷的时候,天然气生产国特别需要稳定的出口市场,我国经济增长及其带来的能源需求,完全可以为它们提供有保障的长期合同。这是对供需双方都有利的双赢之举。
    
    同时,在新的天然气市场形势下,我国国内久拖不决的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