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透水背后:在火山口上的山西煤炭业
责任编辑:zoko    浏览:854次    时间: 2015-05-12 10:35:47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太原的空气依然有些浑浊,但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掩盖了身处绝境的山西煤炭业困境。4月19日18时50分,一条来自大同的消息又一次让山西坐在火山口上——同煤集团地煤公司姜家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24人被困井下。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透水与2007年数次事故处理相比显得有..

分享到:

太原的空气依然有些浑浊,但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掩盖了身处绝境的山西煤炭业困境。

4月19日18时50分,一条来自大同的消息又一次让山西坐在火山口上——同煤集团地煤公司姜家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24人被困井下。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透水与2007年数次事故处理相比显得有些低调。

“煤炭事故逐年减少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山西煤炭整体衰落的日渐加深。”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迷茫,山西煤炭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一次事故引发沉重话题

2007年,一场史无前例的煤炭事故问责震惊中国。当年3—4月,山西接连发生3起严重矿难,32名矿工遇难,临汾市37名官员受到撤职处分。与此同时,晋城发生事故,21人遇难,当地3名主管官员受到问责。

古交一位政府人士曾对媒体表示,山西煤储量巨大,因此煤矿数量多,煤炭产量大,挣钱也多,但事故概率也随之升高。

“2007年,山西煤矿数量由整合前的4389座减少到2810座,但山西煤炭产量仍达到6.3亿吨。”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截至当年8月,全省累计发生煤矿死亡事故88起,死亡218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0.73。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山西省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12357起,死亡3692人,同2007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740起,死亡人数减少10人。而这一年,山西省完成煤炭产量6.56亿吨。

黄金十年让遇难矿工殒命地下,也让山西煤炭风光无限,同时还埋藏着深深危机。

2014年,山西煤炭业经过一系列的自救暂时归于平静。一年之后,“4·19”透水事故是导火索,当宁静过后,一场牵动各方神经的风暴崭露头角。

此前,同煤集团董事长张有喜在部分重点煤炭企业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表示,连续5年来,同煤集团安全百万吨死亡率始终保持在0.1以下,今年1—10月份,百万吨死亡率为0.019,实现了低控。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这是个沉重的话题,但无法回避的是,尽管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但煤炭产量增大仍然意味着矿工的死亡。

让人遗憾的是,煤炭产量增加和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并未挽救山西煤炭颓势。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同比减少2.5%左右,是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而山西大部分煤炭企业的煤炭销售价格已逼近生产成本线,近半煤炭企业亏损,超过10%的煤炭企业停产,扭亏几无希望。

资源枯竭,煤炭大厦将倾?

大同市以西5公里,坐落着号称全亚洲最大的同煤安置小区。2013年下半年,大同煤矿集团棚户区沉陷区改造三期项目完全竣工,容纳了矿区30万人口。

对于棚户区凌乱的街道、无序的交通,同煤集团职工老康仍然感到满足。“相比原来简陋的小平房、满目疮痍的采空区,这里的环境要好得多。”他告诉记者。

老康,年近五旬,戴着金丝眼镜,一脸文绉绉的微笑。伴随着阵阵支气管挤压出的吱吱声,他剧烈地咳嗽起来。

这个曾经的煤矿职工曾经最大的心愿是,孩子考上大学、成家、立业。而这个愿望是他对山西煤炭的坚守,对于这个危险而又损害身体的工作,老康既无奈又满足。

促使老康下决心离职是由于煤炭产量增加煤矿巷道不断延伸,这意味着危险在加剧。“乘坐30分钟下井电车,步行30分钟才能到达工作面,如果发生透水或瓦斯爆炸,逃生机会渺茫。”他说。

4月23日,“4·19”透水事故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发布消息称,事故最后一名遇难者于23日凌晨3时35分找到。至此,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已结束。本次煤矿透水事故共造成21人遇难,3人获救。

有消息称,同煤集团地煤公司姜家湾煤矿综采一队8446工作面透水地点距离地面垂直距离约200米,因井下情况复杂,透水量达10400立方米。

正如怀仁芦子沟煤业弋孝所说,煤炭资源衰竭正让煤矿巷道变得越来越深,生产成本和危险系数陡然增加。

由于煤矿巷道不断加深,原煤开采成本加大,加之煤企增大产量,以量补价,煤炭资源枯竭正日益迫近。但问题似乎不仅于此,增加煤产量之后,煤矿的收益并未有提升,相反一大批煤矿以200元/吨的价格出售原煤,而这个价格远低于成本价。

老康告诉记者,由于煤炭市场不景气,各煤矿却仍然加大开采力度,本已见底的煤炭资源接近枯竭,因此,依煤而生的30万职工家属将面临困境。

山西省统计局称,山西省煤炭产业增长空间受限已成定局,预计2015年煤炭产量会略有减少,未来增长潜力已大大弱化。

杯水车薪的非煤产业

“投资市场向来风波涌动,山西煤炭内忧外患早已是定数,拉升经济高位运行之后,下落触底是预料中的事。事实上,吕梁煤企转型经营白酒、种植绿色农作物早在山西煤炭整合之时就开始发端。”山西兴县兴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小平的经历就能说明煤炭企业转型的必要。

孙小平在朋友圈中属于有能力、爱“折腾”的人,从受雇于山西某经济开发区的高级管理人员到开办公司,孙每时每刻都在证实自己的价值。

2014年,往日与朋友联系紧密的孙小平突然失去踪迹,数月之后,当他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一种新能源蜂窝煤成为孙小平公司的经营项目。尽管传统煤炭产业已成为众多投资者的禁地,但孙小平认为,这种产品灰分低、含硫低,而且能源二次利用为国家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企业成本,市场前景很好。

2015年4月,孙小平给记者打来电话,与去年的自信满满不同,此时,他更多的是唉声叹气、抱怨不断。

“尽管山西加工型煤很有市场基础,但失去半壁江山的传统煤炭产业已影响到煤炭深加工的发展。”孙小平感叹,如今,企业融资困难,销售渠道不畅,或许当初的选择完全是个错误,现在看来走出误区、彻底转型势在必行。

大同精装煤业马志感同身受。他曾向记者大倒苦水,同煤集团作为老国企,一直存在侏罗纪优质煤层日渐衰竭、人员包袱沉重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但作为国企,养活近80万职工和家属的责任更为重大。

出于上述原因,同煤集团更加愿意寻求一条解决老国企人员包袱重、经营压力大的新路子。于是,同煤集团开始试吃非煤产业,文化旅游开发、晋华宫矿山公园,井下探秘旅游项目等均成为同煤集团试吃非煤产业的“菜单”。

但晋华宫矿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透露,晋华宫旅游项目多以当地散客为主,这对于数亿元的投入来说杯水车薪。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