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江苏的富庶和繁华根植于大海。吴王阖闾时期,这一地区的先人就开始“煮海为盐”。民间一直流传“两淮盐,天下咸”,其中的两淮就在今天北至连云港(3.52,0.03,0.86%)、南到盐城的范围里。从唐代起,江苏凭借盐业闻名,到明清时期,这里成为全国产盐重地。盐贸易带动..
江苏的富庶和繁华根植于大海。吴王阖闾时期,这一地区的先人就开始“煮海为盐”。民间一直流传“两淮盐,天下咸”,其中的两淮就在今天北至连云港(3.52,0.03,0.86%)、南到盐城的范围里。从唐代起,江苏凭借盐业闻名,到明清时期,这里成为全国产盐重地。盐贸易带动了经济,也造就江苏在历史上显赫的商贸地位。 受益于繁荣的贸易,唐代时,扬州就是对外贸易第一大港,宋代,苏州、江阴等处一直设立市舶司。在1984年中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中,连云港和南通也位列其中。 但在30年后,当年经济落后于南通25%左右的宁波,经济实力已超出南通76%。坐拥亚洲大陆桥桥头堡的连云港,经济总量仅是青岛的1/6。以至于有人如此评价江苏:“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在沿海,江苏经济最不发达的地方却在海边。” 但近年,江苏沿海因为能源重新被人认识。无论是已经投产的海上LNG接收站、正待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还是亟待开发的南黄海石油,大海正在向江苏展现越来越多的价值。但对于经济发展仍然较快,人口密度高的用能大省,临海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规划、开发、征地和环保的多重挑战。 LNG的理想登陆地 从2011年6月起,如东,这个江苏南部的海边小城开始频繁被产经界提及,因为中国首批LNG接收站之一的如东项目一期建成运营。截至2012年8月,我国一共投运5座这样的接收站,另外四座分别位于大连、深圳、莆田和上海。相比之下,如东从未跻身国际深水港口之列,也没有繁荣的临港产业,财政来源一直是农业和渔业。 而如东占据着独特的位置优势。从地图上看,如东南临长江口,东接南黄海。与上海直线距离仅 130 公里,水路约150海里,还与韩国隔海相望,具备建设国际大港的潜力。这里还曾是历史上古长江的入海口,在距离陆地仅10多公里的地方,当地人发现一个深潭,涨潮退潮时,海面上会出现大漩涡。考古专家指出,深潭可能正是被掩埋的长江古航道。一旦重新疏通建港,可通行20~30万吨级的大型船只。 除了身处长三角、临近能源消费地的位置优势,LNG项目落户于此,也是保证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能源安全的选择。 江苏能源现状可以看作长三角的缩影。煤炭保有资源量仅为39万吨,93%集中在徐州地区,全省剩余可开采储量不足12万吨;苏北地区已探明油田34个,储量2亿吨,但核准年生产能力仅为160万吨;因为全省海拔大部分在5~10米,局部洼地仅2~3米,无法开发水电。但多年来,江苏始终处于快速发展状态,能源消费能力仍逐年提升,预计2015年,原煤年消耗3.52亿吨,石油消耗则接近0.33亿吨。 一直以来,江苏都需要引入区外能源。近年,占据经济和环保双重优势的天然气成为能源输入的首选。2010年年初,“川气东送”金坛南京和苏锡常地区的支管建成,未来可提供每年22.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2011年8月,“西气东输”横穿江苏,解决了76亿立方米/年的送气量。 然而,远距离输气项目存在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管道全长几千公里,跨越多个省份,如果出现一个故障导致供气不畅,长三角可能会陷入气源短缺的窘境。此外,整个长三角及周边省份的可用土地面积逐年减少,整体土地成本逐年提升,管道建设选址工作难度加大。而海上LNG体积仅为气态时的1/600,相对占用土地资源较少,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和投资成本。 经济性较好也是如东入选的原因。目前,如东项目一期规模为年处理LNG350万吨,年平均提供天然气48亿立方米,并通过输气干线与西气东输等管线联网,根据中石油投资计划,最终年接运能力将达到2000万吨左右。 未来,环保和土地可能成为继续开发的障碍。江苏沿海人口较为密集,土地使用紧张,且人们的环保意识较强,如何在沿海LNG气化和接收终端的建设中保持绿色,将是当地政府和开发者仍要关注的问题。 海上风电的困顿 冷寂荒凉、反复无常,这是人们对滩涂的印象之一。南宋至清朝中期,黄河在江苏东海岸多次泛滥,巨量泥沙沉积,滩涂逐渐前移。人们刚在新生的土地上围海造田,但潮水袭来,沿海地区再次庐舍尽毁、田灶漂移。 北宋年间,时任泰州盐仓监的范仲淹看到海堰屡遭毁坏,不惜越职上书,建议大修。1024年隆冬,范仲淹征调的4万余兵夫开始兴筑堤堰,4年后工程完工,北起阜宁、南到启东一线实现了他“来洪水不得伤害盐业,挡潮水不得伤害庄稼”的初衷,此后,江苏沿海近3000万亩滩涂被围垦耕种。 至今,江苏东海岸滩涂仍在继续“生长”。在954千米的海岸线上,滩涂面积已达到6500平方公里,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并以每年约2万亩的速度继续向东延伸。这也成为江苏发展风电的首要条件——不占用耕地,没有移民工程。 除了土地优势,气候条件也催生江苏海上风电开启。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在环流影响下,江苏东海岸冬季盛行高纬度大陆吹来的西北风,夏季则盛行太平洋(5.55,0.09,1.65%)面吹来的偏南风,春秋冷暖气团活动也异常活跃。 我国内陆风能资源最好的区域在锡盟地区,全盟年平均风速在3.5~5.3米/秒间。风速超过3米/秒的时间全年有4441~6640小时。而江苏海上风电资源可以与其媲美。仅以南通一地为例,70米高空各月平均风速均超过6.0米/秒,其中平均风速为6.3~6.9米/秒的有3600小时,属于我国风能最佳区。 与东北、西北等风电最佳区不同的是,江苏地处华东,这是我国经济发达、电力和电量却全面紧缺的地区,具备大量消化风电资源的能力。 此外,江苏拥有20世纪初便兴起的工业基础,目前,仅风电开发和设备制造企业200多家,不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也达到50%左右。 根据国家风电开发总体规划,2020年前,江苏省沿海要建成1000万千瓦风电基地,其中,海上风电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而自2010年审批至今,江苏海上风电项目仍未开工,个中问题并非出于并网难和技术瓶颈,而是开建难。 江苏沿海地带虽多滩涂,但周边渔业、运输业的发展较为成熟,风电建设不占用耕地,但规划若稍有疏漏,可能与围垦区冲突、和鸟类保护区重叠,或影响航运路线等。除了与多个部门协调,海上风电目前仍面临开发成本偏高、深海技术难以攻克、专业人才短缺等诸多困境。 如果顺利开工,得益于设备体积大,长途物流运输难等问题,江苏海上风电无疑会带动下游企业,并在短时期内解决附近地区的就业问题。而从长期看则不然,风电行业目前利润仍薄,一旦项目投运,下游产业就难再带动当地就业。如果缺乏细致规划,还可能引起产业布局混乱。 南黄海,最后一个近海油库? 水乡,是江苏给人的另一个印象。长江在江苏绵延425公里,是10.26万平方公里中最大的水系。京杭大运河从纵贯向淮安、扬州和苏州三地,长达700公里。再加上太湖、淮河两个较大的水系,江苏分布着大小河道2900多条,湖泊近300个,水库1100多座,水网密布达1.73万平方公里,占比居全国之首。 扬州是江南水乡的代表。这个城市因河而生,因河而兴。作为大运河的中枢,这里自唐朝后一直是商旅云集、人文荟萃的繁华之地。 扬州还坐拥中国南方大陆最大的油田。早在20世纪40年代,科研人员就曾在苏南地区发现一处油藏,1958年,江苏成立了石油勘探规划领导小组,1970年9月,苏20井试获工业油流。今天,江苏油区主要分布在扬州、盐城、淮阴、镇江4个地区8个县市,已先后发现了37个油气田,投入开发的油气田22个。从整体发展态势上看,苏北地区油气生产仍有开采价值,但人们已经把目光放在江苏东边的南黄海上。 在我国四大近海中,南黄海是近海油气勘探程度低、迄今为止惟一没有油气突破的海域。根据现有开采情况,在南黄海面积约14.13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施钻26口(中方20口,韩方6口),其中5口钻井见到油气。这表明,盆地内确有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过程,这预示了该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但目前的推算基本建立在理论剖析的基础上, 明确进一步勘探方向尤为重要。 2012年年初,国土资源部对外出让南黄海盆地南部盐城东和海安东两个油气勘查区块,中石油、中石化中标。在未来三年的勘查期内,两家公司将落实海安东区块中、古生界地层发育和延展情况,进行更高精度的勘探,并逐步进行产能建设。在海安东区块的基础上,还将勘探范围向东、北、南方向拓展,进而覆盖整个苏北—南黄海地区,使之作为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的重要战略接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