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LNG出口将拉低全球能源价格
责任编辑:icynet    浏览:1082次    时间: 2014-07-25 08:50:27       | 作者:于鹏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埃克森美孚、BP、康菲石油、加拿大管道公司Trans Canada及阿拉斯加州政府向美国联邦政府申请出口天然气的许可,计划将阿拉斯加北坡天然气出口全球市场。  2012年美国准许出口液化天然气(LNG)以来,目前排在采购名单上的除了日本和欧盟之外,还有印度和韩国。我国..

关键词:LNG 出口 全球 能源 价格
分享到:

埃克森美孚、BP、康菲石油、加拿大管道公司Trans Canada及阿拉斯加州政府向美国联邦政府申请出口天然气的许可,计划将阿拉斯加北坡天然气出口全球市场。

  2012年美国准许出口液化天然气(LNG)以来,目前排在采购名单上的除了日本和欧盟之外,还有印度和韩国。我国向美国申请进口页岩气的谈判也在进行之中。

  2013年7月,美国宣布将在2017年向日本供应天然气,这对处于能源短缺困境中的日本来说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据日本政府估算,与传统的中东LNG相比,进口美国的LNG可使日本政府节约开支至少30%。

  今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亚洲区负责人艾伦曾表示,目前美国页岩气液化出口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15年年底至2016年年初基本完工,最快可在2016年至2017年开始向亚洲供气。考虑到目前亨利枢纽价格在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Btu)上下浮动,再加上运费、供应商利润分成、相关出口港建设费用、税费,以及出口导致的北美市场天然气价格上涨等因素,最终形成的日本到岸价格应该为7美元/MBtu至8美元/MBtu。这个价格比2007年以后日本从中东进口的LNG价格要低很多。

  2011年以来,日本一直处于长期的贸易逆差。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既有“安倍经济学”所导致的日元大幅贬值,使日本国际采购能力下降,也有日本暂停核电供应所导致的传统化石能源进口大增。

  “3·11”大地震导致日本不得不暂停核电运转,而核能发电量占其总发电量的29%。为了弥补这一电力缺口,日本政府大力进口各类化石能源。据日本海关统计,2013年,日本原油和LNG进口量占其能源总进口量的比重分别达到18.4%和18.2%,全年贸易逆差也达到了11.4745万亿日元(约合6800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对此,日本一方面试图重启核电以减少进口,另一方面,日本一直在寻找新的廉价能源。虽然“3·11”大地震结束后,日本政府一直力图重启核电,但由于民众的抵制情绪非常激烈,日本恢复核电供应的政策推进不可能一帆风顺。事实上,就在日本政府准备恢复核电站发电之际,今年5月21日,福井地方法院正式判定大饭核电站不得启动。在这一前提下,进口美国LNG就成为日本比较可行的能源解决途径。

  另一个企盼可靠天然气供应来源的则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3·11”大地震发生后,欧洲很多核安全专家感叹道,日本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对核事故的抵抗能力都这么弱,欧洲真的可以保证不发生核泄漏事故吗?因此,德国政府决心到2022年之前关闭境内所有17座核电站。

  同样,德国也面临关停核电带来的能源缺口。核电占德国总发电量的22%,政府采取的新建和升级煤电站的办法,虽然引发了国内环保人士的抗议,但对比核污染的风险,德国大部分民众还是保持较为理智的克制。

  然而,乌克兰危机导致欧洲再次面临能源供应风险。跟随美国对俄进行制裁,意味着俄罗斯很可能中断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为了弥补这一可能出现的缺口,欧洲人同样将目光转向美国,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表示愿意对欧盟出口天然气,以满足其需求。

  长期来看,未来美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实现LNG大量出口的首选目的地应是日本和欧盟。美国LNG出口项目一旦建成投产,就可成为日本和欧盟稳定、廉价的供气来源。这将导致全球LNG到东亚的到岸价格大幅降低,同时也将拉低全球传统化石能源的价格水平。(作者:于鹏,为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师)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