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模架行业的发展与挑战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849次    时间: 2022-03-23 11:07:45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推进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2022年,“双碳”由前期谋划阶段将步入到实质性的推进阶段。(本文根据嘉宾在3月15日举办的建材建筑协同碳达峰研讨会发言整理)建筑业“双碳”工..

分享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推进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2022年,“双碳”由前期谋划阶段将步入到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本文根据嘉宾在3月15日举办的建材建筑协同碳达峰研讨会发言整理)

建筑业“双碳”工作具有深刻意义

“双碳”目标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建筑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必须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升级。

建筑业碳达峰碳中和既是共建绿色美丽世界的要求,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我国建筑业绿色发展、低碳减排仍存在较大短板。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指出,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1.5亿吨。建材生产阶段能耗11亿吨,建筑施工阶段能耗0.47亿吨,建筑运行阶段能耗10亿吨。

建筑模架行业在建筑施工领域的碳排放研究。模架行业占建筑业产值的5%,大约1.4万亿元,同时又是一个重复多次,反复循环利用的产业。据统计,建筑施工能耗仅占建筑全过程总能耗的 5%~10%左右。国内有的大学对建筑施工过程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将混凝土工程、运输工程、钢筋工程、模架工程进行对比,模架工程碳排放占比很低。

协会自身开展的碳排放前期工作。按照建筑碳排放测算方法的分类,分为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实测法三种,结合国家标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清华大学《建筑产品物化阶段碳足迹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等论文,综合考虑木模板、全钢大模板、铝模板、扣件式脚手架、轮扣、盘扣等产品,我们认为模架行业占建筑生产+施工阶段的2%~3%左右。统计也不太完整,在此也邀请各位给予指导。

模架行业的高质量升级与绿色发展。“双碳”要求推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推进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以及工业化和智慧化。从行业发展来看,模架行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双碳”进程正在由政府推动和市场助力一起逐步优化。

例如,近年来,脚手架体系不断革新,盘扣式脚手架迎来高速发展,盘扣新增量约2000万吨,由于高强度钢Q355代替Q235,节约了30%的用钢量,仅生产阶段节约钢材超过600万吨(按每吨钢碳排放1.8吨计算),减排CO?超过1000万吨。

铝合金模板存量在8000万平方米,其中标准板6500万平方米,非标板1500万平方米,目前基本实现再生铝的行业内循环。每吨电解铝碳排放11.2吨,而再生铝碳排放仅为0.23吨。同时,铝模板免抹灰,节约大量的水泥,年减少CO?排放上百万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产品发展迅速,安全性好,智能化,数字化系统不断完善,节约钢材80%,事故率大大降低。镁合金模板,索氏体不锈钢模板,BIM体系,数字生产管理系统等都取得了技术性突破。

综上所述,模架行业正处于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同时,模架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普通建材存在显著区别,是多次循环周转的产品,铝模板可以周转使用300余次,盘扣国外可以使用20余年,爬架主体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行业从业人员围绕租赁业、服务业、劳务分包、设计人员形成较大规模的第三产业。因此,行业减排需要设定怎样的目标,怎样科学开展碳排放精确的定量化研究,需要进行更系统、更深入地研究探讨。

行业困惑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碳排放计算边界模糊。是仅仅统计模架产品碳排放,还是包含人员劳务等全产业链多个环节?是以建筑面积等计算,还是以营业收入计算?如盘扣脚手架企业,纯物资租赁和含劳务专业化分包营业收入差异较大,如何设定碳排放值?

二是碳排放计算方法不统一,导致计算结果差异性较大。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实测法在实操中都存在不同的实践难点。各项技术的碳排放指标不同,又各自有各自技术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如同一栋高楼,地基采用木模板,标准层采用铝模板有最佳经济效益比。如果模架产品碳排放值有差异,怎样去引导?

三是碳排放的主体责任不明确,模架行业从上游购进物资,整体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下游,上千家企业集中于加工制造环节,租赁环节,如果按照排放因子法,上游生产是碳排放的重点环节,中下游很多的环节碳排放很低,甚至不产生碳排放。

针对行业发展的三点建议

一是希望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和专业技术支持,系统性地开展碳排放定量化研究,确定现有模架产业链各环节碳排放的参考指标。将计算方法统一,统筹生产制造、施工环节的计算方法和初始值。

二是明确碳排放的主体责任单位,边界范围,制定模板脚手架碳排放行业标准,使广大模架行业企业有据可依,有标可循。

三是定指标,应契合行业的现状,不宜脱离实际。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今日热点